同样是当领导,王世充和李世民形成鲜明对比,他们究竟差在哪儿了

2020-10-06 15:22:07 作者: 同样是当领导

前言

领导不是容易当的,需要有把控全局的意识、了解下属、以及采取正确的用人策略,等等诸多要素;历史上各朝代的皇帝以及政权统治者差别甚大;从研究对比他们的行为,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在历朝历代统治者中,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政绩的皇帝;他开创的“贞观之治”把大唐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然而李世民的帝位来的并不是那么名正言顺,杀兄夺位的阴影伴随着他的登基历程;可以说,李世民最初手里握着一副烂牌;而同时期的王世充,他是隋炀帝的宠臣,在洛阳建立的政权是能和李唐抗衡的,是唐统一天下最难啃的骨头;从这个角度上看,王世充手里的是一副好牌;同样是政权统治者,一个成功逆袭,一个却将好牌打烂;这两个人的结局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下面我们来看看!

王世充的发家史

王世充(?—621),隋末群雄之一,字行满,本姓支,为西域胡人之后,家居新丰;其祖父去世得早,父幼时随母嫁霸城 (今 陕西晋县,长安东 )给王粲,而得以姓王;据《隋书·王世充传》记载,王世充自幼“颇窥书传,尤好兵法,晓龟策推步盈虚”;他的出身并不高贵,没有显赫的家世作为依托,但是这个人能言善辩,在担任江都郡丞的时候,极力满足隋炀帝寻欢作乐的需求,因而得到了隋炀帝的宠信,自此飞黄腾达;隋炀帝是一个独裁者、又是一个暴君,在其统治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哀鸿遍野,广大人民为着生存纷纷揭竿起义,隋炀帝视这些起义者为洪水猛兽,而王世充凭借自己那一点小聪明,为隋炀帝镇压了多次暴动,解决了不少麻烦;还成功击败了宿敌李密;所以,隋炀帝认为王世充是最有能力、最值得信任的人;可见,王世充的最初发迹是靠着讨好皇帝这样的旁门左道。

隋炀帝被宇文化及弑杀之后,王世充大权在握,他的野心渐渐暴露出来,《隋书》记载他

“自为太尉,尚书令,加黄门印绿纹。”

武德二年,王世充“建天子锦旗”,准备夺取帝位,同年三月成功篡位,建立“郑”政权;接着王世充又击败了东都瓦岗军,以洛阳为国都,尽有河南全境。

王世充的“郑国”皇帝是怎么当的?

雷声大,雨点小

如果隋炀帝知道王世充抢走了自己的江山,肯定会气得活过来!面对煞费苦心夺来的江山,王世充满怀豪情壮志,欲当一个好皇帝;为了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他每次上朝,都要发布很多诏令,向群臣详细阐述自己的旨意;同时,他偶尔只带着少量随从在洛阳的大街上骑马巡视,也不清道,只是让百姓让出道路而已;王世充还下令,西朝堂专门接受申冤上诉,东朝堂则接受建议和批评;在他的激励下,每天上书言事的人非常多。

照常理,选贤任能、善待臣民、虚心纳谏,统治者这样的举动是明君所为;然而,实际效果却不太好;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王世充在上朝时的发令论政,经常言辞重复,头绪不清,纷繁复杂,使得接受任务的官员不得要领,疲惫不堪;另外,王世充鼓励人们上书献策本来是好事,但是上书言事的人太多,所说的内容又太繁杂琐碎,实在难以遍览,才几天,王世充就坚持不住了,不得不停止。

“好行小惠”

王世充为了显示自己求贤若渴的正面形象,凡是人们的上书,都亲自阅览,对上书的人一概予以殷勤慰劳;为了展示自己的礼贤下士,就算是对军中的普通骑兵,王世充都好言抚慰;最初人们觉得他勤政爱民;时间一长,发现他言行不一,承诺的完全没有兑现,给人“画饼充饥”的感觉,史书评价王世充是“好行小惠” ,仅仅用一些小恩小惠去收买人心。

形象暴露

唐朝武德三年,王世充部下已经陆续离开或者降唐;王世充见此情形,就采取严刑峻法控制部下;他规定家里只要有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