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尴尬的一类官员,虽然名头看似是一品官,但手头毫无权利

2020-10-09 16:06:57 作者: 中国最尴尬的

我们都知道,清朝入关的时候,军队和政治的组织还是以“八旗”的形式,这个显然无法管理明朝留下的庞大帝国,这个时候很自然的一个想法就是去原样照抄明朝的组织形式,也就是所谓的“清承明制”。

当然,清朝也不是完全照搬明朝的所有制度,比如在明朝权倾一时的内阁,到了清朝,因为满族人喜欢用“议政王大臣会议”,所以内阁的地位被边缘化了。

雍正上位后,为了加强皇权,便成立了军机阁,自此,内阁的地位被进一步削弱,已经到了一种可有可无的地步。

作为内阁的掌控人,内阁大学士的情况更加窘迫。因为清朝入关后,顺治皇帝曾下了命令,满族大学士的官阶为正一品,然而,汉族大学士的官阶却为正二品。

这是什么意思?完全就是看不起汉人嘛,许多大学士都敢怒不敢言。不过,很快顺治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坐稳天下,还真不能对这些汉人官员太过于苛刻。

于是顺治十五年,皇帝下令,将满族大学士的官阶往下调,与汉族大学士同为正二品。不过虽然大家官职一样了,但还是有上下之分的。

在进入内阁之后,所有的大学士都是最普通的殿阁大学士,在他们上面还有3位掌院大学士,这些人才是内阁的掌管者。

如果说读书人都相当殿阁大学士的话,那么所有殿阁大学士基本上都相当掌院大学士。

雍正时期,军机处成立,里头任职的3到6位军机大臣成为了清朝权利的中枢。虽然皇帝诏令有很多的都是从军机处发出。但纵观满清一朝,正式诏书都是从由内阁拟出,臣子的正式奏章也是递交内阁的。

换句话说,从名义上来讲,内阁依然是是清朝正统的宰相机构。

虽然内阁大学士的官阶为正一品,但因为清朝皇帝的防备,所以他们只掌管一些文书礼教的工作。如果说是军事和政治事务,那对不起,内阁大学可以走一边去了。

结果到了后来,内阁大学士如果没什么紧急的事务,基本上都不会出现在内阁。

那么,既然内阁大学士毫无权利,那么为什么满清还要保留这一官职呢?

答案只有两个字,“人心”。满族人只有区区八十万,而汉人却有上亿,于是满族皇帝便用大学士这一虚衔笼络汉人之心,准确来说是汉族士子之心。

只要汉族士子能够帮满清朝廷治理天下,那么,他们的皇位才做的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