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二年(796)时,年纪四十六岁的孟郊奉母命第三次赴京参加科举考试,最终进士及第。放榜那天,当时年事已高的孟郊苦尽甘来、欣喜若狂,挥笔写下了“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脍炙人口的《登科后》,将从前的艰苦和困顿一笔带过,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了孟郊金榜题名后神采飞扬、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态。
宋真宗赵恒也在《劝学诗》中劝告天下学子“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劝说学子们用功读书,攻读六经,参加科举考试,改变人生,实现理想。隋炀帝开启科举考试之后,阶级固化有所改善,寒门学子们也能担任官职。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清朝时期高度发达,科举制的考核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对官员的相貌也有所要求,有时甚至有些以貌取人。下面要说的这个故事不仅和考生长相有关,甚至乾隆帝也掺和其中。
(一) 清朝严格的考试制度
上文提到,随着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高度发达,科举考试中选拔人才的标准也不断拔高。明清科举考试的流程更加规范,对学生的考核也更加严格。明清科举考试的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院试,又称童试,院试是县级考试,考上院试的学生被称为生员,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秀才;其次是乡试,乡试在各省省城举办,每三年举办一次。因为乡试的考试时间在秋天八月份,因而又被称为秋闱。乡试的正榜上榜者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再次是会试,会试的举办地点在京城,同样也是每三年举办一次,由于会试在春天开办因而被称为春闱。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皇帝任命正、副总裁。会试的第一名叫做会元。最后是级别最高的殿试,由皇帝在朝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来定出一甲三名,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以及二甲若干名,赐予他们“进士出身”的称号和三甲若干名,赐予他们“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经过这层层选拔,最终被挑选出来的一甲三人必然是人中龙凤,是这一众青年中的翘楚。值得一提的是,这四层选拔,让一些落榜赋闲在家的举人们感到十分不适,甚至开始怀疑人生。随着举人壅滞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乾隆十七年(1752)时,形成了一种名为“大挑”的制度。
所谓“大挑”,就是每六年,在当时赋闲的举人们里面挑选出一些三科以上会试不中的举人来任职,但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这些人必须要先通过院试和乡试。这一制度中,一般不考虑他们的诗词歌赋,只考察他们的相貌。这一制度也是清朝科举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 乾隆帝和考生之间的故事
不仅在“大挑”中考虑学生们的长相,乾隆也十分注重进入殿试的学生的相貌。但有一次,乾隆却破格让一个长相丑陋的考生当了探花。这位考生名为刘凤诰,是江西萍乡人,他从小就天资聪颖,天赋过人,也十分勤勉好学,被时人称为“江西才子”。参加科举考试之后,他不负众望,一路畅通无阻,顺利进入了殿试。
但可惜的是,这位考生其貌不扬,不仅如此,他还有一个生理上的缺陷,那就是他有一只眼睛有些问题。刘凤诰才学超群,被主考官列入向乾隆帝推荐的前十卷名单,乾隆十分欣赏刘凤诰的才学,于是传刘凤诰面试。但当他看到刘凤诰的长相时却愣住了,他暗想若录取了刘凤诰,他的独眼难免有些不雅,但若不取,自己怕是要被人们诟病说是以貌取人。他思考良久,想出了一个办法来为难刘凤诰,那就是对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