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高梁河之战失败的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原因?

2020-10-10 04:01:05 作者: 宋太宗高梁河

1.舍本逐末,未在意士气士心

宋太宗,其实有些纸上谈兵的意思。在其看来,军队都是越战越勇,而且刚刚打败了北汉,军中将士们正是士气高涨之时。但是太宗皇帝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犒赏三军。"要想马儿跑,得让马儿吃草",人,不是机器,都是有血有肉的。

他们也得看见相应的好处,才能够死心塌地的为皇帝效命。否则,不会一昧的只知道往前冲。

"甲申,继元降,北汉平,凡得州十、县四十、户三万五千二百二十",太宗皇帝倒是得到了大量的城池和百姓,他倒是心满意足了,却没有考虑过士兵们的感受。

当时攻下了太原,按照常理,理应拿出一部分钱财来奖励将士们。让他们感受到皇恩浩荡,可好继续效力。但太宗求成心切,不知是他忘却了犒劳,还是太过吝啬。反正是在军中,引起了很大的不满。大家都不愿意在继续作战,但是谁也不敢说出来。

显然,军队的士气显然没有太宗预料的那般高涨,反而是都充满了各种的厌战心理。当时,攻打幽州城时,"将士多怠,士气低落"的这种情绪变得愈发明显。而当辽国人突然蹿出,本就充满厌战心理的士兵又多了几分恐惧。所以,兵败高粱河并不是偶然。

2. 急于求成,心急何以占燕云

在打下太原以后,宋太宗就有些利令智昏。他是出于一个赌徒的心理,去攻打辽国。这其中,侥幸心很强,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和部署。三军疲惫,又要长途奔袭,着实有些鲁莽。不过在赵光义看来,时间就是金钱。

他就是要孤注一掷,自己没做好准备,那敌人也没做好准备。要是等双方都准备好了,还怎么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赵光义实在是太过着急,着急到连战略都没有商议好。

他本着"擒贼先擒王"的原则,心想着攻下了幽州,辽国自然就作鸟兽散。

但既然如此,总该要想好如何阻击敌人的救援。毕竟,南京是辽国最重要的首都,是它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政治中心,只要此地被围,他们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的驰援。可宋军根本就没有想过围点打援的问题,所以辽国人的援军一出现,宋军全体都慌了神。

战机虽然瞬息万变,但不应该打无准备之仗。最基本的战略问题,的确应该有所筹备。

(三)、重外虚内,大后方尚不稳定

北宋是出了名的国富兵弱,不过国富,那都是到了仁宗才出现的。太祖,太宗年间,刚刚结束战乱,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再加上小农经济抵御灾害的能力很弱,而北宋又不是以战养战的游牧政权,长期打下来,百姓们肯定吃不消。

1. 只侧重城池得失,而忽略掌握主动

不得不说,在宋辽战争前期,宋太宗的出其不意的确能达到一些致胜的效果。宋军也能够反客为主的掌握了主动权,而围堵燕京,就等于让主动权于他人。只顾着围困那一城,没有围点打援不说,还很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同时,在发动战争以前,武将们的劝阻并非毫无道理。宋朝的百姓们已经没有多余的粮食,供给军队使用,还因此爆发了一些小规模的起义。同时,燕云之地,北高南低,很适合辽国的骑兵作战,而不适合宋朝的步兵。

他们很容易遭受敌人的个个击破,运粮线路,也容易被掐断。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赵光义的能力水平不行。他本身是处理内政的,却偏要在军事上掺和一脚。诸葛亮也很擅长出奇制胜,也未曾败的像他那样惨烈过。

2. 雍熙北伐,再度以失利告终

其实,赵光义本身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他很擅长吸取失败的教训。第一次北伐失败后,他痛定思痛,分析各环节的漏洞,准备再度出击。为了防止拥立的现象出现,他发明了"将从中御"的制度。为了避免一败皆败的情况,他选择了分兵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