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平的太平公主,只差一天女皇梦灭,身死家灭,李隆基完胜

2020-10-10 16:08:23 作者: 不太平的太平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铲除了共同的敌人韦后,开始了他们之间的正面交锋。睿宗在位期间,太平公主不断地培植党羽,并希望睿宗能废黜太子李隆基。但她的目的非但没能达到,还促使睿宗在有生之年把皇位传给了李隆基。先天二年(713)七月,急不可耐的太平公主将矛头指向唐玄宗李隆基,但事情很快败露,太平公主被迫自缢而死。

太平公主自小就生活在母亲武则天的强权之下,骨子里浸淫着武则天玩弄权术的手法。铲除了韦后,太平公主准备借势睿宗揽权,却遇到了强敌李隆基。于是,两个人之间的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当年,武则天觉得太平公主最像自己,所以对太平公主的宠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人。由此人们也不难想象,为何武则天把那么多子女或杀或禁,却独独让太平公主陪伴左右。

其实,那时太平公主的血管里就流淌着极不安分的血液,和野心勃勃觊觎皇位的梦想,只是慑于武则天的威严而不敢流露。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扶上帝位的睿宗,性格软弱。睿宗对太平公主铲除韦后一党的谋划给予了大量封赏,不仅给她“镇国太平公主”的尊号,还加封食邑万户,连她的几个儿子也一并得到王爵。睿宗每每在朝中有事难以决断,都会派人去请太平公主前来商议。以致睿宗后来形成了这样的处事程式:只要有朝臣奏事,睿宗都要问:“和太平公主商议过没有?”接下来再问:“和太子商议过没有?”对于太平公主的愿望,只要提出,睿宗没有不满足的。

不仅如此,睿宗还让太平公主直接参政,宰相以下官员的升贬,全在太平公主一句话,太平公主趁机荐举党羽亲信入朝为官。一时之间,朝廷全然成了太平公主的朝廷。但太平公主还有一块心病,那就是太子李隆基。起先,太平公主对李隆基并不在意,后来她却发现李隆基绝非等闲之辈。睿宗要立李隆基为太子时,太平公主就不满意,但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反对。

太平公主发现睿宗有心在有生之年传位给李隆基,不禁感到恐慌,于是她就指使亲信在外散布谣言,说:“李隆基并不是皇上的嫡子,不应该当太子。”太平公主想以此促使睿宗废黜李隆基,另选一个平庸的皇子做太子。不想睿宗听到朝野议论纷纷,马上就出来澄清:李隆基就是自己的嫡子,今后再有谁胡乱造谣将杀无赦!一计不成,太平公主又生一计。不久,太平公主又借助所谓的天象,散布李隆基有谋反夺位的动向,意图让睿宗戒备李隆基。但这次她却弄巧成拙,正合了睿宗想放弃帝位的念头。

李隆基让太平公主忌惮的,就是他身上的那股王者之气,并且他也是参与铲除韦氏一党的主力,安定李唐王室的功劳不在太平公主之下。睿宗即位之初要选立太子,首要考虑的当然是嫡长子李成器。但李成器是一个不贪图权位的人,坚辞不就太子之位。这样,睿宗才让最中意的儿子李隆基当了太子。虽然睿宗在位期间相当倚重太平公主,但他时刻不忘给李隆基锤炼的机会。对李隆基的处世为人,睿宗更是深信不疑。

延和元年(712)七月,睿宗听到太平公主散布的谣言:天象显示太子将登上帝位,就对大臣们说:“把皇位让给贤德之人,既可躲避灾祸又有福于人民,何乐而不为!”太平公主见情势并没有向她期望的方向发展,赶忙劝阻睿宗打消退位的想法。但睿宗退意已决,即使闻讯而来的李隆基也无法改变他的决定。于是太平公主退而求次之,劝谏睿宗即使退位也要总揽朝政。

先天元年(712)八月,李隆基登上帝位,是为玄宗。不甘心的太平公主仍不肯松手,继续借助已成为太上皇的李旦支持擅权独断、肆意妄为。朝中七个宰相有五个出自太平公主的门下,多半朝臣也只听太平公主调遣。无法顺利施行政令的玄宗对太平公主的怨恨日益加深。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