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历史的名人代表

2020-10-14 07:14:09 作者: 紫砂历史的名

书画几何型期

他视紫砂为生命,承前启后,融古铸今,一改清初以来紫砂壶纤细繁琐、堆砌繁华之气,追求壶体线条的流畅舒展,权衡比例的协调秀美,注重造型的简朴大方。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寸壶竟有斗米贵”的声誉。

1959年作 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顾景舟 大石瓢

顾景舟 范曾画 仿古壶(和信秋拍)

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相当于清代中后期,这时期以各种镌刻书画的几何型为主流,壶的制作更追求文人趣味。

“代表”——陈曼生,杨彭年。陈曼生工古文诗词,善书法,以隶书、行书闻名,精于篆刻,为“西泠八家”之一。所以陈曼生虽然不会制壶,但是他与杨彭年合作,经由他设计并铭刻的壶,往往在拍卖场拍出了千百万的天价。

清中期 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阿曼陀室款紫泥笠荫壶

清中期 杨彭年制、陈曼生刻种榆仙馆款紫泥扁鼓壶清嘉庆

清嘉庆 杨彭年制、陈曼生及杨彭年刻紫泥觚棱壶

曼生壶的主要特点是融造型、文学、绘画、书法、篆刻于一壶,壶腹上还镌刻山水花鸟,使清雅素净的紫砂茗壶平添几分诗情画意,形成独特的文人壶风格,从而使紫砂茗壶超越出单纯茶具的浅层意义,具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

曼生壶从问世以后一直备受鉴赏家们所钟爱,特别是书画家爱之如珍宝:“字依壶传,壶随字贵”,使曼生壶身价百倍,迄今仍为收藏家千金难求的珍品。

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阿曼陀室款紫泥合欢壶

清嘉庆 杨彭年制、陈曼生作铭紫泥扁石壶

近现代期——顾景舟

20世纪初以来,涌现了一大批紫砂高手,技术更为娴熟,风格更趋多样。

“代表”——顾景舟。原名景洲,早年别称瘦萍、武陵逸人、壶叟,宜兴川埠上袁村人。

他每一把壶必精心构撰,出手皆成华章,形成了雄健而严谨、流畅而规矩、古朴而典雅、工精而秀丽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