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帝责——朱棣的瞎折腾一:得位不正(2)

2020-10-15 17:46:05 作者: 明亡帝责——

可是对当时的明朝来说郑和下西洋是好事吗?

郑和宝船与哥伦布旗舰圣马利亚号的比较图

这是一个很让国人自豪的对比图,但是时间是在流逝的,时代是在发展的。

我们总爱强调郑和比哥伦布早了87年进行大航海,可是有些细节您知道吗?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第一次出海,而这时统一的西班牙王国诞生了才半年多一点而已。

我们不妨看看明朝和西班牙开始自己第一次大航海时的国家对比。

我们再看看西班牙建立的殖民帝国进入极盛时的两国对比。

早87年开始大航海实在没啥值得吹嘘的,而且郑和船队经过的每一处港口人家阿拉伯水手哪一个又不是早就到过?

明朝舰队比哥伦布船队庞大是两国国力的具现,但是开展航海后的结果却是如此不同这又是为何呢?

答案就在朱棣的封贡制度上。

朱棣十分享受封贡带来的万国朝贺的快感,然而这个制度比东厂给明朝带来的负面效果还要大得多,它是明朝衰弱灭亡的直接推手!

前面我们说到的朱元璋种种那都是弊端在后世逐渐显现,而封贡在朱棣时期就已经令明朝的财政难以支撑弊端尽显。

这时有人要跳出来说,码字的你不知道封贡是明朝稳赚不赔的买卖吗?

码字的知道啊。

封贡的外藩要先进贡然后才能和明朝做生意,而商品定价权又在明朝手上,明朝说是啥价就是啥价。外藩万里迢迢地来到北京城自然不可能再把运来的东西运回去,明朝说的就是一口价外藩没得还价只能答应。

可奇怪的是,这么不公平的贸易外藩竟然甘之如饴,封贡队伍越来越多,使团规模也越来越大。

我的妈呀,明朝这是要发啊!

咦?不对啊,明实录可不是这么写的?

到了明宣宗时,明宣宗不但限制了各国朝贡的次数,还限制了使团的人数,大明朝这是有人送上门来当冤大头还不乐意收吗?

非也,是明宣宗不愿意继续给他祖父朱棣擦屁股,一直当冤大头了。

厉害吧!

差不多就是强买强卖同义词的封贡,居然能让明朝做亏了,怎么办到的?

由于采取的是封贡制度,所以到大明来的外藩团队也就没有商队都是使团。

而朱棣为了彰显万国来朝,让这些披着使团外衣的商队一个个从远离京城的地方登岸,一路招摇过市让明朝军民知道外国又来进贡了,速来围观他朱棣如何宾服四夷的。

可是既然叫使团,那就得按使团的标准接待啦。

一路上使团吃好喝好,所有花销都是明朝地方政府支付;地方官员们无不兢兢业业伺候着深怕怠慢了使团,因为使团要是一状告到了朱棣面前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到了北京城里,盛情款待更是要体现出天朝的气派来,各种赏赐比起跟明朝做买卖亏的那三瓜两枣来九牛一毛都不算。

又有人要跳出来说,外国拿来卖的是翡翠这样的宝石,檀香木这样的奇珍,明朝全部低价收购怎么就亏了?

对此码字的代表外国使团表示下不解:不就是坑里刨的石头,土里挖的木头吗,怎么堂堂天朝人尽喜欢这些不能吃不能喝的稀奇古怪玩意啊。

对了,使团里还有一帮特别的,他们不但是使团、商团,还是匪团。

走一路抢一路,沿途的明朝地方深受其害却不能将其拒之门外,还得打开城门按使团标准好吃好喝地接待他们。

酒饱饭足后,满大街抢掠一番,还顺便扛几个中原的女孩子们回去晚上增进增进感情,这使团的日子可真是滋润啊。

这种使团主要来自北方,而从东边渡海而来的使团也偶有兼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