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为什么特别喜欢凉州马?换做你也喜欢

2020-10-15 18:31:36 作者: 长安十二时辰

公廨前的拴马石前有两匹凉州骠骑,骏马额头前有一条醒目的玳瑁带抹额,这就意味着两匹座骑可以驰行于任何一条大街上,甚至朱雀大街上的御道,不必受《仪制令》的限制。

“一刻之内准到。”张小敬用无名指扫了扫马耳,马匹的灵敏反应让他很满意。

凉州骠骑(piao qi,音同漂齐),出现在了《长安十二时辰》中,通过回忆历史知识,我们可能有点熟悉,又会觉得比较陌生,那凉州骠骑到底是种什么马?这么受主人公张小敬的喜欢,为什么张小敬对此马的脚力这么有信心?

张小敬

请随我细细道来。

一、西凉的历史和重要性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10道,凉州属陇右道。武威郡属凉州,辖治范围仍沿用隋朝建置。唐朝天宝元年(742年)又改凉州为武威郡,辖姑臧、神鸟、天宝、昌松和嘉麟5县。

唐朝时的凉州现在是中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凉州(Liangzhou),简称雍凉、凉、雍,西北首府、六朝古都。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在此建都。

西凉图

雍凉文化的发源地,曾经中国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的军政、经济、文化中心。隋唐时期,凉州是唐朝三大经济中心之一。

凉州地势平坦辽阔,河西最大堆积平原,自古就是控制三大高原和西域的中心城市。唐朝贞观十四年设置的安西都护府治所,统安西四镇,龟兹、疏勒、于阗、碎叶,辖境相当今新疆及哈萨克东部、吉尔吉斯北部楚河流域。

凉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就是军事重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边塞诗人王翰有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二、西凉为什么盛产骏马

凉州地理位置特殊,物产丰富,自古凉州就盛产骏马。

古凉州依靠祁连山下丰富的水草资源与适宜马匹生长的气候,依靠地广人稀的地理资源,加上历史上西域良马多在这里交易繁殖和发展规模,逐步形成了‘凉州骏马甲天下’的格局。

而历代为巩固边防,增强军事实力,就更加注重充实马力。马业兴则军力强,马业兴则百姓富足,马业兴则综合国力强大。

唐朝一直重视凉州及西北,设置安西都护府牢牢地占据着这一战略重地,因此在对外战争中并不吃亏;反之,宋朝因为失去了西凉,失去了战马产地,在对辽对西夏的战争中经常是一塌糊涂一败涂地。

由此可见,“盛唐弱宋”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西凉战马的得失。

古代西北一首民谣唱到“凉州大马走天下”。

之所以‘凉州大马走天下’成为当时盛传的民谣,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科技不发达,没有手机等通讯设施,没有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而力量好,移动迅速,适宜山川丘陵河谷穿行的骏马自然集‘三千宠爱在一身’。

当边城警急,烽火燃起的时候,驰骋的骏马载着报信的官兵,一路风驰电掣,于是就出现了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据有关史料记载:盛唐时,河西走廊马匹有200多万匹。

三、西凉马为什么如此厉害

西凉马“天赋异禀”,耐力超强。总的来讲,西凉马好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环境特殊,西北多高山草甸型草原,草原气候是比较湿润的,湿冷条件下是比较能繁育出体格高大的马种的,而且草甸型草原沼泽水泡众多,这无形中增大马的体能负担,因此马长期下来耐力出众,体型健美。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