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像,汉代是中国传统治理结构走向完善并基本定型的时代(图源:东方IC)
>>《资治通鉴》不光是讲故事,更是通过故事讲韬略和具体操作。韬略和操作是“术”,它无所谓好坏,关键是要符合“道”,即群体的根本利益,就是所谓“大局”。司马光的功劳是他留下了历史的真实,然而真实故事背后的东西,要读者去仔细解读。
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治理传统是历史的产物,或者说是波澜壮阔的历史塑造形成了不同民族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经验。
申商之术:法治建设更具根本意义
尧舜的传承在《尚书》等古文献中构建了以德治国、以能任人的贤能政治传统,经过禹汤文武周公发扬,塑造了中国传统政治中“敬天保民”的政治理念。孔子那个时代已经“礼崩乐坏”,到战国时代,周天子自身难保,已经不能帮任何忙,一切只能靠诸侯们自己。于是,那些游走各国之间的“士”就纷纷献计献策,合纵连横。诸子百家提出的治理模式由此而产生。儒墨道法兵名及阴阳家等为其荦荦大者,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救世主张。
最后成功的是商鞅,他的改革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改革的一个经典案例。改革的必要性与功效性,众所周知。但是改革会重新调节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格局,势必会有强大的反对声音。需要保持定力与持续的推进;此外,如何把改革的刚性与柔性结合起来,也是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法家治术,严刑酷法,尊君卑臣。运用得当,迅速解决当下问题,运用不当,就会成为阴谋权术。
我在《治术:周秦汉唐经世之道》的书中列举了战国时期的几个案例,魏文侯治国,儒法并用,构成了中国古代治国用人的微型标本。孔子的孙子子思就用人和决策两个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卓越见解,实际上这也是领导力修炼的核心内容。在君臣关系上,强调权力协商,和而不同、进谏纳谏,要求执政者在重大决策问题上,不搞一言堂。
齐威王是战国时代很有成就的一位君王,他注重选拔优秀人才,各司其职,认识到与人才的宝贵相比,珠宝之类皆粪土耳。在当时有这种认识是相当高明的。齐威王还明辨是非,考察官员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善于倾听臣民的意见,成为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
而战国时期的小国卫国国君卫嗣君想当明君,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不能像齐威王一样用堂堂正正的方式来治国,而采用作秀和钓鱼执法等小手段,没有把握住治国急务,受到当时和后世论者的批评。
申商之术,一重“术”,一重“法”。“法”是法律政令,“术”是领导方法和管理技巧,对于治国理政来说,二者都很重要。但是,申不害以术治国,难逃人存政存、人亡政息的命运。商鞅以法治国,使秦国走上发展强盛的道路。这就说明,申商之学,不在一个层面上,法治建设比领导人技巧提升更具有根本意义。
“霸王道杂之”:传统治理体系之真谛
汉代是中国传统治理结构走向完善并基本定型的时代。秦朝灭亡后,项羽错误地推行分封制,却又不完全是西周体制。拥立楚怀王不甘心,后来干脆杀害;自己称帝好像也不敢,仅称“霸王”而已。这种矫揉造作到底是韩信说的“妇人之仁”,还是班固说的法不师古?抑或是兼而有之。亡秦之后体制选择的错误,使项羽的路越走越窄。
刘邦则不一样。刘邦在策略上也采取了部分分封制,以争取盟友。但是,战略目标上很明确就是为了取天下,当皇帝。“汉承秦制”,这是需要勇气和见识的。秦亡的原因根本不是郡县制,而是出在具体的制度和政策执行层面,即所谓马上打天下和马下治天下的差别。
汉朝治国之策前后有变。第一变是改变秦朝以吏为师、严刑酷法的管理模式,轻徭薄赋,刑法轻省,山林川泽的资源都与民共享,国家不垄断,尽量少干预民间经济活动,持续地给无地百姓授田,尽量保障耕者有其田,百工乐其业,财货畅其流。于是汉初60年,经济恢复增长十分迅速。“无为而治”“萧规曹随”成为治理佳话。前者是说,官府不要过多干预百姓发财,政策越宽松越好;后者是说,政策框架确定之后就不要轻易更改,前任的措施得到后任遵行继续执行就好,不要总是另起炉灶各搞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