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时期的吴越宝剑之中,越王勾践剑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这把出土于湖北江陵的绝世宝剑全长已经达到了55.7厘米,刃口轻盈而浅薄,剑身布满黑色菱形花纹,在靠近剑格的地方有着两行使用篆书书写的铭文:“越王鸩浅(勾践)自乍(作)用剑”。除了剑身的制作精良之外,制造者还在剑格的两面分别镶嵌有蓝色玻璃与绿松石,这把宝剑基本上可以代表春秋时期越国的最高铸剑技术。
当然,有了锋利的宝剑还不能代表剑这一兵器在吴越地区的兴起,因为再好的宝剑也需要搭配高超的剑术才能够发挥自身的威力,而“越女”就是吴越地区剑术传播的先驱者。据《吴越春秋》记载,越女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练就了一手高超的剑术,越王勾践听说她的大名之后,就邀请她前往王都为自己讲解剑术之道。按照越女的说法,剑法的精髓在于“内动外静,后发先至”,掌握了高超的剑术之后可以“一人当百,百人当万”,越王对此表示深以为然,于是将越女留下来训练自己的军队,最终奋发图强灭亡了吴国,从而一雪前耻。
到战国时期,随着车战的迅速衰落、步兵的迅速崛起以及私人冶铁业的发展,剑在战争之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甚至一度成为步兵标准作战的武器之一。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荀子在《议兵篇》曾经记载道:
“魏氏之武卒……置戈其上,冠胄带剑,嬴三日之粮,日中而驱百里。”
可见当时的战国士兵已经将剑作为行军打仗的必备武器之一。
战国时期剑的结构和制作技术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总结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1、剑身长度的进一步增加。春秋早期的青铜剑,长度最长也很少有超过50厘米,为了增加剑刃的杀伤范围,战国时期剑的长度被进一步加长,到秦始皇时期,剑刃的长度已经达到90厘米左右,因此在荆轲刺杀秦王的时候,秦始皇腰间的长剑因为太长而一时之间无法拔出。
2、战国时期的铸剑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进步。据《周礼·考工记》记载,战国时期剑身的金属主要由合金制造,各种金属元素的比例已经趋向于稳定,如秦始皇兵马俑坑之中曾经出土了一些由不同材料制造而成的青铜剑,它代表了中国青铜剑铸造技术的巅峰:剑身表面和剑体内部铜锡合金的比例各不相同,它的硬度已经可以媲美现代的中碳钢,故而攻击性能也大大增加。
不过问题在于,铜以及青铜合金制成的兵器,它们的机械性能是远远不如钢铁的。随着战争对兵器要求的逐步提高,钢剑逐渐取代了青铜剑走上了时代的舞台,并且在西汉时期得以大放异彩。
二、由软及硬:秦汉时期钢剑的兴起
钢铁兵器约在春秋时期登上了中国兵器历史的舞台,到春秋晚期,中国古代墓葬之中已经出现了钢剑作为陪葬品。作为江南地区的大国,楚国走在了制造钢剑的前列,在《史记·范雎列传》之中,秦昭王曾经对范雎私下说道:“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夫铁剑利则士勇,倡优拙则思虑远……恐楚之图秦也。”可见当时楚国的铁剑技术已经引起了秦国国王的担忧。此时楚国的铁剑铸造技术已经初具规模,相比于同时代的青铜剑,铁剑的长度已经不短于70厘米,不少铁剑的长度甚至已经达到了1米以上。
战国时期,高强度的铁剑和含碳量极少的钢剑率先在燕国兴起,在1965年河北易县燕国古墓群之中发现了大量铁质兵器,考古专家对其中的3把剑进行了技术鉴定。经测定,其中两把剑是由碳含量不稳定的钢铁制造而成,并且很有可能经过了淬火工艺,这是中国历史上已知最早的淬火钢剑。尽管淬火钢剑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兴起,但是受限于冶炼技术、钢铁产量等因素,钢剑的产量依然不足以取代青铜剑。直到西汉时期,钢铁兵器才逐步取代了青铜兵器,成为战场历史上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