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不听赵云劝谏执意伐吴?并非为关羽复仇,而是老谋深算

2020-10-17 14:28:54 作者: 刘备为何不听

刘备称帝后,不顾赵云等重臣的激烈反对,坚持兴兵讨伐东吴,最终惨败夷陵,使蜀汉国力遭到重大损失,刘备本人也在忧愤交加之下病死白帝城,纵横汉末三国的英雄最终以一种悲情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刘备为什么要弃众臣意见于不顾而执意伐吴,他是单纯为关羽报仇,还是另有所图呢?

刘备伐吴,朝廷中反对的声音很大,其中以赵云的意见最为激烈,他毫不客气地向刘备进谏:“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赵云的意见可以总结为三点:

第一,魏蜀矛盾是主要矛盾,吴蜀矛盾是次要矛盾,在主要矛盾尚未解决的情况下,不宜本末倒置地去着眼于次要矛盾。应当暂时搁置吴蜀之间的纷争,从“联吴抗曹”的大局出发,集中精力解决曹魏,东吴偷袭荆州的一箭之仇可以留到秋后再算总账。

第二,曹操已经死亡,继任者曹丕能力不及曹操,却篡汉自立,其统治根基尚未牢固,人心也未完全归附。应当趁此机会高举“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旗帜,联合曹魏内部拥护汉朝的势力,顺势攻取曹魏的关中地区。

第三,如果此时和东吴开战,并没有一举吞吴的把握,很可能被拖进战争的泥潭,陷入“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以给曹魏方面可乘之机。更为严重的是,如此一来蜀汉将两面受敌,如果逼急了东吴,很可能让孙权孤注一掷,彻底倒向曹魏,使蜀汉陷入万劫不复的危险境地。

不仅赵云激烈反对,朝中众多大臣也都持相同看法,普遍认为伐吴断不可行,纷纷上书谏阻刘备。然而,尽管“谏者甚众”,却都被刘备拒绝。治中从事黄权认为“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反对大规模兴兵,更不赞同刘备御驾亲征,结果被调到江北防备曹军;从事祭酒秦宓断言“天时必无其利”,也遭到“下狱幽闭”的处罚。可以看出,不论内部反对的声音有多高,东征的阻力有多大,都丝毫动摇不了刘备伐吴的决心。

刘备执意兴兵,很多人认为他是感情用事为关羽报仇雪恨,但依我之见却未必如此。关羽和张飞从创业开始就追随刘备,虽然和刘备关系紧密,“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但远远不到“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程度,誓同生死只是小说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刻意渲染,真实的刘关张应该如曹魏名臣刘晔所说的那样:“恩犹父子,义同君臣”,是一种有着特殊感情的上下级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对刘备来说并不值得他倾其所有冲冠一怒。因为在刘备的感情世界中,利益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亲情、友情都得无条件地让路。

史料记载中,刘备有过多次抛妻弃子的不良记录,在和吕布、曹操的交锋中屡次被“虏妻子”,长坂坡一战更是“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对待骨肉血脉相连的至亲尚且如此,对关张之类的麾下将领更加显得冷漠。关羽死后,史料未见他有只言片语的抚恤存问,张飞遇害他也只是淡淡地说了四个字“噫!飞死矣”,没有丝毫悲痛欲绝的表现。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沉着冷静、自私冷漠的人会为关羽之死失去理智,拿其一生辛苦打拼的政权做彩头,去和孙权进行一场生死豪赌。

刘备不是快意恩仇的江湖豪侠,也不是睚眦必报的“古惑仔”,而是经历过数十年的生死锤炼的出色政治家,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必然有着其政治目的,所作出的每一个决定也必然要服务于其政治利益。因此,刘备伐吴的真实原因,还得从政治层面去探寻,我认为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去分析。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