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雄主在阴沟翻船,被身边小人所弑,太悲催

2020-09-24 15:17:47 作者: 一代雄主在阴

拓跋焘

拓跋焘(408年-452年3月11日),字佛狸伐,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第三位皇帝。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北魏正平二年(452年),拓跋焘被时所信任的太监中常侍宗爱所弑,时年四十五岁,谥号太武皇帝,庙号世祖。

狼烟四起

拓跋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君主,他雄才大略,杀伐决断。在位期间,扫统万,平秦陇,翦辽海,荡河源,一举统一了中国北方,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地区多年的割据混乱局面,为北方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威服四邻的征战中,所表现出的优秀军事才能,即使放在中国历史的坐标系中来考量,也是非常卓越的。在征服这些落后的部落和小国家后,他进行了有效的统治。他广泛搜罗汉族士人,整肃吏治,修订律令,督课农桑,崇尚儒学,推动了魏朝的封建化进程。

魏太武帝

拓跋焘不只是一个英武决断的雄主,还是一个从善如流的明君,善于纳谏。有一个小故事可以注解其性格。他曾经热衷于下棋。有一次,古弼入宫有事上奏,恰巧遇见太武帝正在和人对弈。古弼侍奉坐了很久,不能得到机会报告。于是起身,跑到在太武帝面前,揪住和太武帝对弈的刘树的头,拉下床来,用手揪着他的耳朵,气愤的说:“朝廷不理事,实在是你的罪过!”太武帝正下的起兴,被人搅了局,十分生气,变脸放下棋说:“不听取奏事,是我的过错,刘树有什么罪?你快饶了他!”古弼遂将事情进行详细报告。由于汇报的事情过于重大,太武帝的注意力完全都集中到了如何处理当前的事件上面,而忽略了古弼的冒犯之过。

小太监宗爱

此事过后不久,古弼自己有所醒悟:“臣子在君主面前逞其心志,是有罪的。”于是,古弼前往公车门,取下帽子打起赤脚,自己请求治罪。太武帝派遣使者召见他。等他到达后,太武帝说:“你戴上帽子穿起鞋子。我听说建筑祭祀处所的时候,跛着脚而修筑,端正帽子而敬神,神赐给他福禄。如此说来你有什么罪过?从今以后,如果利于社稷,有益国家便于民众,即使困顿仓促,你就尽管行事,不要有所顾虑。” 从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可以看出,魏太武帝还是很有度量的。

魏太武帝

但事情就是这么奇怪,越是有雄才大略的雄主,却越容易犯常识性错误,这往往让后人百思不得其解。魏太武帝后来在阴沟里翻船,就是被身边的一个宦官所害,世人听后,不觉为之叹息,为他感到十分的惋惜。害他的人名叫宗爱。

老宦官宗爱

宗爱(401年―452年),南北朝时期北魏宦官、权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王的宦官,曾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太子太师、中秘书,封冯翊王。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宗爱的出身一直是一个谜团,只是知道他小时候因获罪而成为阉人,后来进宫,由于会察言观色,八面玲珑,在太武帝正平元年元月,为太武帝所重用。一般而言,小人物一旦鲤鱼跃龙门,总是容易自我膨胀,容易飘飘然。宗爱就是这样,在得到皇帝的宠信以后,就开始膨胀起来,狗仗人势,不可一世。因此得罪了很多人。

拓跋晃

拓跋晃身为太子,对宗爱这种小人得志的嘴脸非常看不惯,俩人经常互相“掐架”。拓跋焘御驾北征,留下宗爱辅佐太子监国,这时的宗爱就动起来了心思,怕太子的近臣们日后在太子面前谗言自己,那么,太子登基以后,自己自然没有好果子吃,于是来个先下手为强,拓跋焘征战凯旋归来时,他抢先向皇帝进谗言,诬陷太子一伙,乘魏太武帝在外征战期间有忤逆行为。古来皇位的争夺都是充满着血腥的,拓跋焘也摆脱不了历史的窠臼,对于“忤逆”这个词语非常敏感,一听说太子有不轨的举动,没有经过深入调查,就将太子身边的近臣砍杀了一大批,魏太武帝这种雷霆手段,把拓跋晃吓得是无所适从,由于惊吓惧骇,又加上积忧成疾,不久得病而死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