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隋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关系并不融洽,直到李渊建立大唐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到了唐太宗时期,他亲自到灵州的铁勒部落招降铁勒部族,还为少数民族建了"六州七府",唐朝名将浑瑊就出生在其中的皋兰州,后来唐高宗李治又设置了更多安置区域,用以安置归顺的西北少数民族,而浑氏家族的人有许多人在皋兰州担任官员。
十一岁在战场崭露头角
浑瑊的父亲本就是一个武将,战功无数,官至宁朔郡王,浑瑊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喜欢排兵布阵舞刀弄枪。他11岁的时候父亲带他参加例检的冬季边防工程,因为队伍里只有他一个小孩子,所以很惹人注意。朔方节度使张奇丘还开玩笑说他是一个没有断奶的孩子,结果后来浑瑊的表现让他大吃一惊。
刚开始浑瑊通过了为少年设置的军功跳荡功,两年后他参与了龙驹岛战役,立下不小的功劳很快在军中崭露头角,获得上司的赏识当上了果毅将军,头一次真正率领军队深入到敌军境内,靠着自己的勇敢指挥,大破敌军,战功多的数都数不过来,朝廷赐予他中郎将的职位。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曾有着一箭射死叛军骁将李立节的事迹。随后跟在郭子仪身边奋力和叛军搏斗,以功被提拔成武峰军使。在和仆固怀恩平定史朝义的时候更是所有将士中立功最多的,因此又官拜太常卿。
后来仆固怀恩不满于朝廷对有功之臣的打压和猜忌,与回讫和吐蕃等小国勾结,把矛头指向了大唐。浑瑊很会审时度势,面对这种局面他把自己的兵权交给郭子仪,向朝廷表明自己的忠贞不二。其实浑瑊的这一举动也不难理解,因为仆固怀恩率领的叛军杀死了时任朔方节度使的浑瑊父亲浑释之,朝廷让浑瑊做了朔方行营兵马使,在郭子仪的带领下平息仆固怀恩等人的谋反,之后郭子仪就顶替了浑瑊父亲的职位做了朔方节度使。
此后的几年里仆固怀恩的军队给唐朝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好在都被郭子仪一一化解,最后这场战争随着仆固怀恩的死矛盾逐渐削弱,吐蕃撤退而结束,大唐的又一次危机被解除了。唐代宗打算讨伐反叛的华州节度使周智光,可这个消息送不到郭子仪和浑瑊那里去,因为代宗和郭子仪之间的必经之路是周智光的地盘,想尽一切办法终于把密诏安全送到郭子仪手里。
郭子仪派浑瑊前去讨伐,浑瑊很快平息战乱,因为他的威名太盛,周智光的部下一听主帅是他,已经没有了反叛之心,一个一个的都投降了。周智光被贬为澄州刺史,其他投降的人官职不变,可周智光根本就不服从,浑瑊派人取了他的首级,把他的儿子腰斩,自此周智光反叛被彻底平息。
看得出来,浑瑊是非常有才能的一个将领,难怪朝廷和郭子仪都对他非常重视。他军功累积被封为太子宾客,率部驻守奉天,奉天是大唐的西大门,有他在猖狂的吐蕃根本进不来。唐德宗继位后,试图改变因为内乱带来的困扰,希望权利从地方回归到朝廷。于是开始削藩,第一个开刀的就是郭子仪,解除了他的兵权,浑瑊也被明升暗降给了一个闲职。
因为唐德宗的削藩触及到了藩镇的利益,尤其是一些节度使去世以后,他们的儿子自任留后节度使,但事实上这个职位的任命必须得朝廷认可,没有军功和经验根本不可能胜任,特别是唐朝的节度使相当于封疆大吏,朝廷肯定在选人上非常重视。这场削藩的结果就是好几个想做节度使的人包括李希烈在内因为没有得逞,就集合起来起兵造反,而这场仗打了整整五年。
平定叛乱,收复失地,得皇帝信任
更加令人担忧的一点是,唐德宗虽然庙号为德宗,但却并不是一位明君圣主,甚至可以说是一位空有其表的君王。除了刚即位时尚能强明自任之外,随即便成了昏聩之君,十分贪婪,肆意搜刮民脂民膏,这也导致怨声载道。而在他在位第四年,唐德宗调兵遣将剿灭淮宁军节度使李希烈之时,士兵因为赏赐问题发生了哗变,甚至连都城长安也被兵士占领,史称泾原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