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的“精净清简”到画的“和礼静怡”,漫谈宋代茶中的画艺笔酣

2020-10-20 08:54:05 作者: 从茶的“精净

因为宋朝的重文和理学气质,受儒家思想熏陶,宋朝文人重视气节和品德的培养,宋朝的各式点茶工具走得也是文气秀气的风格,简单大方,沉静沉稳。

相比唐朝多彩和喧闹的文化,宋朝的点茶工具大多都是瓷器,显得更加清净淡泊,与茶的品质也更加匹配。

因此宋朝的点茶工具作为瓷器,无论是在烧制还是器型上都是上品,融入了宋朝文人天人合一的理念。茶画中引用点饮器皿是为了画面和叙事的整体效果,同时也是为了茶画可以和器皿自身的气质相应和。

点饮器皿是多种多样的,有磨茶的茶磨、喝茶的茶盏、清理茶末的茶帚、放置茶盏的茶托、放置茶叶的茶瓶、擦拭茶水的茶巾等,这些表现出宋朝茶文化的成熟。同时茶画中还有人们斗茶的情景,斗茶是宋朝盛极一时的娱乐活动。

斗茶斗的内容有两项,故称“斗色斗浮”,“斗色”即在茶叶冲泡之后对比茶水的颜色,从而决定茶叶的品质,“斗浮”则是用来判断双方的点茶技艺,是既考验家中茶叶收藏又考验点茶艺术的比试手法。

在宋朝茶文化已经是盛行一时,斗茶和其他茶事活动也是风靡一时,无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都参与到了茶事活动,因此茶叶在世俗生活中已经是不可或缺的生活食品。

茶虽然为世人所爱,却自有其高洁气质,因此许多文人既希望与民同乐又希望参与清净淡泊的社交活动中,就会选择斗茶或者各项茶事活动。

著名的苏门学士中的黄庭坚、苏轼等人,大文学家欧阳修、范仲淹等人都曾参加斗茶活动,茶事活动极大地激起了文人墨客的创作冲动,留下了一大批与茶文化有关的传世之作,给茶画艺术增添了一股浓浓的人文艺术气氛。

比如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体现出文人对茶事的喜爱和茶文化深深渗透进了宋朝文化生活中。

宋朝的茶画艺术也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在宋朝以前,绘画大多专注于工笔人物画或者山水画,忽视了对于画作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周围环境的刻画,茶画艺术就弥补了这一点。

再者茶画记录下了宋朝时的点茶技艺和点饮器皿的形象,对于追溯茶文化的历史和还原宋朝茶具和茶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宋朝茶画被赋予文人思想,在茶画中可以看出“和”、“礼”、“静”、“怡”的思想,表现出各阶级对于茶道独特的审美心理,推动了茶道思想发展至巅峰

茶画艺术不仅仅为了传递宋朝点茶和品茶的景象,更重要的是传递画心,传递宋朝的茶文化,宋朝的茶画艺术在四个方面推动了茶道思想的发展。

第一点,茶画艺术表达出了儒家提倡的“和”,在宋朝茶画中众人其乐融融的品茶,众人欣喜异常地斗茶等都体现了“和”的本质特征。

茶水集苦、甜和香气于一身,也是体现了儒家的“和”之道,各种味道在一起互相调和,和谐共生;泡茶是要讲究茶叶的用量,热水的用量,冲泡合适的速度,这些都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和谐处世的方法。

第二点,茶画艺术表现了“礼”,泡茶时的动作有条不紊,有理有据,表达出泡茶的礼仪;送递茶水茶水时,要根据在座客人的身份作出合适的动作,表达出合适的礼仪,而接受茶水的客人也要表现出自己的礼貌,动作要符合礼仪;招待客人时,茶水的浓度要足够,这样才能表达出自己对待客人礼仪和情感之深厚,而客人饮用茶水时,也能体会到对方谦和的待客之道。

第三点,茶画艺术“静”,茶本身的特性就是沉稳清净,宋朝的文化环境也是如此,两者相互叠加更加能够传递出茶道之静,表现出饮茶时,人内心的沉静,内在世界与自然的融合,从而达到一个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

第四点,茶画艺术表现了“怡”,茶是雅俗共赏的事物,士大夫或者达官贵人品味茶香的韵味,品味茶味的复杂,品味茶背后蕴含的丰富的文化;而贩夫走卒,市井百姓则品味茶味的回甘,品味茶水祛暑解渴,品味其中蕴含的苦甜相依的人生大道。茶事是所有人都能参与的,上至皇亲贵族,下至底层百姓,茶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