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亲是遏必隆之孙,又是军机处领班大臣,为何会被乾隆赐以自尽?

2020-10-21 08:04:25 作者: 讷亲是遏必隆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乾隆皇帝正式撰写《御制十全记》,讲述了自己一生的“十全武功”,并就此开始自称为“十全老人”。

然而,乾隆皇帝这所谓的“十全武功”,并非每一项都能称得上是“实至名归”,其中的乾隆十二年(1747年)至乾隆十四年(1749年)“一平大小金川之战”,便是如此。尽管清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除了损兵折将外,还耗费了大量的军费,可以说这就是一场彻彻底底的惨胜。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曾任军机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及吏部尚书的讷亲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他也因为自己在“一平大小金川之战”的巨大过错,被乾隆皇帝赐以自尽,下场十分凄凉。

(图片来源于网络)讷亲,出身名门,地位显赫。

讷亲,是内大臣尹德的次子,同时也是康熙朝初年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的孙子,以及清朝“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度的重孙。

额亦度儿子众多,但在朝堂上真正享有名望和殊荣的,也只有八子图尔格和十六子遏必隆两个家族分支。而这其中,遏必隆家族则是更加为人所熟知,除了遏必隆本人担任辅政大臣外,他的两个女儿也先后的嫁给了康熙,分别是历史上的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以及十阿哥胤䄉的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遏必隆去世后,尹德的弟弟、遏必隆的第七子阿灵阿袭承了遏必隆的一等公爵位,并且长期担任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等重要职务,深得康熙皇帝的信任,成为了钮祜禄氏家族在朝堂上的代言人。

然而,阿灵阿由于在康熙朝晚年的“九子夺嫡”中全力扶保八阿哥胤禩,从而遭到了雍正的嫉恨,于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的时候,雍正将早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就已经过世的阿灵阿的墓碑改为了“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随后又将阿灵阿之子阿尔松阿夺爵发配。与此同时,雍正大力扶持、提拔尹德,不仅让其袭承了二等公的家族爵位,还让其担任了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等职务,使其成为了整个钮祜禄氏家族新的代表。

雍正五年(1727年),尹德致仕退休,他的儿子讷亲承袭了他二等公的爵位,并就此在朝堂上开始崭露头角。

(图片来源于网络)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去世,按照雍正“遗诏”的安排,庄亲王胤禄、果亲王胤礼以及在此之后享有“配享太庙”殊荣的张廷玉和鄂尔泰成为了辅政大臣,共同辅佐年轻的乾隆皇帝。当然,这个时候已经担任军机大臣的讷亲,也被雍正委以了“顾命”职责,成为了又一位雍正留给乾隆的“托孤”重臣。

而在乾隆皇帝登基之后,由于胤礼过早离世,胤禄深陷“弘晳逆案”而被罢黜,张廷玉与鄂尔泰也因为党争为乾隆所不满,随即开始遭到打压,于是讷亲成为了乾隆的重点培养对象。这个时候的讷亲除了被晋封为一等公外,更是担任了保和殿大学士、兵部尚书、议政大臣等要职,并且在鄂尔泰去世后开始担任军机处领班大臣,就此成为了实际上的“百官之首”。

如果没有之后发生的事情,讷亲想必也会如同额亦度、遏必隆、图尔格、尹德等一众他的那些钮祜禄氏家族的前人们一样,在清朝的历史长卷里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然而,随着“一平大小金川之战”的爆发,讷亲就此迎来了人生的反转。

(图片来源于网络)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失利,讷亲难辞其咎。

雍正在位时期,推行了“改土归流”政策,加强了对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部落的管理,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然而,在“改土归流”推进与实施的过程中,各地官员并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与方式实施,期间出现了以权谋私与暴力镇压的状况,这就使得一些少数民族部落开始不服从于朝廷中央的统一管理,部落间开始出现了矛盾与纷争。

乾隆十二年(1747年)初,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在已经控制了小金川地区的基础上,又开始对革布什咱土司控制的正地寨、以及明正土司所管辖的鲁密、章谷等地区发动了进攻,大小金川地区就此陷入乱局之中。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