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星堆挖掘出来的地下文化,为何与中国文化有着巨大差异?

2020-10-23 15:18:59 作者: 四川三星堆挖

四川三星堆遗址古文化,其特殊器型确实有别于其他地区考古学发现,但也属于中国文化,因为地区、习俗、传统、工艺等因素文物表现有所迥异正是中国文化的特点。

四川三星堆特殊器型相信很多人都觉得很独特,许多人纷纷猜测可能是史前文明,也有很多人大脑一开说是外星文明,拿出“方向盘”叫阵,你在黄帝时期开部汽车来试试?

“方向盘”是很特殊,出土文物还有很多方脑袋、眼凸的人物造型,还有神话世界里的巨大青铜树,上栖9只金乌,这一切看起来都与我们认知中的中原文化不同,不过这一切与外星人无关,而是与古蜀先祖有关。

古蜀先祖

李白出蜀,举步维艰,不禁就想起了古蜀先祖,“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能够浇灌出古巴蜀大地的独特文化和富饶,先祖们走得太苦,太累。

李白虽然诗文敢称仙,对于先祖,也要恭恭敬敬地拜上一拜,没有先祖蚕丛迁徙、鱼凫合纵,哪有今日巴蜀的好日子。

古蜀先祖蚕丛、鱼凫最早记载写在汉扬雄撰写的《蜀王本纪》中:“蜀之先王名蚕丛,后代曰柏灌,又次者曰鱼凫。”

东晋常璩撰写《华阳国志》补充了一个让研究古代巴蜀人文历史的专家非常恼火的特征,“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什么是纵目?眼睛凸出来?凸到什么程度?金鱼眼?或者像棍子一样?

“目纵”好像是常璩给后人开的玩笑,比《山海经》还让人摸不着头脑,但随着三星堆遗址祭祀坑中三星堆青铜纵目人面像现身,才知道这“目纵”还真是凸得很厉害,眼球向前凸出于眼眶十几厘米!

既然蚕丛目纵得到了证实,那么巨型鹰首、人首鸟身、人身鹰爪等形象的青铜礼器又是祭祀谁呢?当然是鱼凫,鱼凫即是鱼鹰。

显然,由于地区崇拜,产生了与中原文化迥异的风格,蚕丛纵目是“千里眼”的寄望,鱼凫鹰首是“御风而行”的幻想,所以后人在先祖逝世后就铸造这些风格独特的青铜礼器,埋在三星堆遗址里,以示感恩之心和悼念。

古蜀先祖的来历

古蜀先祖开国是从蚕丛开始,那么之前是怎么样的呢?是不是真是外星人来到古巴蜀,觉得地点不错,干脆定居不走了,然后一阵操作猛如虎,制造出了一段独特的高科技文明?

显然不是,古蜀先祖是黄帝的子孙。

明曹学诠《蜀中广记》引《仙传拾遗》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

“高辛氏”年间,巴蜀大地还没有王,有个女孩叫蚕女,与族人聚居广汉。当时群龙无首,部族各自为政,劫掠人口、兼并土地的战事时有发生,而蚕女的父亲在一次战斗中被劫掠走了。蚕女思念父亲,就对父亲的战马许愿,只要战马寻回父亲,情愿以身相许。战马冒险救回其父,但其父不肯让女儿嫁给一匹马,这像话吗?战马很生气,就绝食抗争,却被其父杀了,剥皮晾晒。蚕女经过马皮时,那马皮突然飞起,卷着蚕女而去。过了几天,有人看见马皮落在桑树上,还在树上发现了一只蚕,“食桑叶,吐丝成茧”。羞于见人而把自己包在茧内,人们认为这就是因父亲失信而化蚕的蚕女。

神话故事虽然离奇,但古蜀养蚕却是找到了源头。

司马迁在《史记·黄帝本纪》中这样说出了古蜀养蚕的由来:黄帝娶嫘祖,嫘祖发明养蚕采茧抽丝,因此被奉为“蚕祖”。嫘祖生了两个孩子,青阳封侯居住”江水“,昌意则封侯居住“若水”,而昌意娶的就是蜀山氏女,生子高阳,也便是五帝之一的颛顼。

“若水”便是雅砻江经青海流入四川,与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

按照正史来说,嫘祖发明养蚕后,如果当时没有流入四川,那就是被昌意带去了古蜀,并由妻子蜀山氏推广传播,带动了巴蜀养蚕业,不管如何,养蚕最终要归功于嫘祖。

蚕丛到底是谁呢?

蚕丛显然是纪念嫘祖而取名,是在讴歌嫘祖发明养蚕之功,那么蚕丛到底是谁?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