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从悬梁刺股到连中三元,古代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2020-10-23 20:06:29 作者: 历史典故:从

科举考试

很多现代的影视剧里表现的一个大家族当中某某员外,家中有若干仆人和丫鬟,其实是不太符合古代礼仪制度的。那时想要在家庭中用仆人,家中一定是有一位得中科举的人才可以。

所谓的“士”的阶层可以说是所有民众当中占据社会最高地位的人。古代得中科举的“秀才”甚至可以见官不跪,因为坐朝堂当官的官员和秀才的社会阶级是一样的,都是“天子门生”。

科举制度分为三层考试,首先是乡试,然后是会试,最后是殿试。而这三次考试的第一名才可以称为“元”。乡试为解元、会试为会元、殿试为状元。当然历史上也有非常厉害的学霸,三次考试都得中第一,被称为“连中三元”。

明代才子唐寅被称为唐解元。也和他曾经得中乡试有关。当然在乡试之前还有三次考试,这三次考试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这三个是乡试之前的三个考试,这三个第一成为“小三元”,如果学霸达到六次第一,那么就是传说中的“连中六元”了。

会玩麻将的朋友们大概知道,在南方的一些麻将玩法当中,有一种“和”牌的牌型叫“大三元”,其由来恐怕也和古代科举有关吧。

唐寅连中三元的古代学霸

当然在科举制盛行的古代想要连中三元,绝对不是光凭努力学习就可以得来的。很多时候努力和机遇同样非常重要。也许只是因为字迹不工整或者是文章稍有差池,甚至是阅卷的官员的个人政见,恐怕都会影响到学子们的科举成绩。

曾经一个学子文章写的非常好,可是考官却把他列为三甲第十九名,不得入翰林,理由是“楷法不中程”,其实就是说这位学霸字写得太丑。当然后来为了避免考试舞弊,科举考试的卷子都会被誊抄一遍,以免阅卷人能够看出字迹。

说起连中六元,明代还真有这么一位学霸,《明史》中对黄观有这么一段背景介绍:“黄观,字伯澜,一字尚宾,贵池人。父赘许,从许姓。受学于元待制黄冔。冔死节,观益自励。洪武中,贡入太学。绘父母墓为图,赡拜辄泪下。二十四年,会试、廷试皆第一。”

这里的记录可以看出来,虽然黄观的成绩非常好,但并没有记录他努力学习的事迹,也可以看出连中三元并不单纯。

当然连中三元的学子们日后的仕途发展也是非常好的,只要不得罪皇帝,机会还是大把的。但是通常年少成名的人物,往往成为一代名相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少年得意必遭天妒。

可见考试成绩并不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标准。而古代连中三元的人物从唐代算起也只有17位,其中还有两位是明清时期的“武三元”。古代学霸通常出身也非常显赫,受到家风的影响比较大。宋代的“三苏”就证明了这一点。

黄观科举制的意义

说到现在,科举考试其实对于我国古代的发展意义是非常重大的。首先,古代选择官员并不是一件公平的事情。汉代时期,我国的选官制度为察举制,意思就是推举选择一些“孝廉”作为官员的备选,而这些被举的“孝廉”往往都是公卿士大夫的后代。

所以科举制度在发明出来的当时,在世界上是非常先进的制度。我们的邻国日本,在古代没有这种科举制度,很多出身平民的年轻人一辈子都没有进身之途。

而出身“士”的家族里,无论多么不济都是贵族。所以形成了长久以往的“下克上”的传统。说白了就是当平民得罪了贵族,往往最后的结局就是死。

而我国的科举制度却给了平民一条正正经经的成为贵族的机会。因此民间才会流传“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故事层激励一代代学子苦学不辍。

宋代大学问家范仲淹,年幼时家境贫寒。在长白山一个僧人的门舍中读书时,因为米贵,他常常吃不上饭。后来,范仲淹前往应天府书院求学,他十分珍惜书院时光,昼夜苦读。

有一次宋真宗路过南京,其他学子都争相观望天子威仪。范仲淹却闭门不出,继续读书。同学们为他而可惜,但范仲淹却说:“日后再见,未必晚也。”此后他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一路官至参知政事(宰相),可见他长远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