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轮明月,两处相思,一首诗说不尽人生的孤独与不甘

2020-10-23 23:20:25 作者: 一个人,一轮

张九龄身上有三个特征:第一,少年天才,文坛领袖。他7岁就能写文章,20岁考中进士,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张说。张说对他的诗才大加赞赏,说他以后就是诗词一哥了。《唐诗三百首》开篇两首就是他的《感遇》,而这首《望月怀远 》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成为我们中秋节的必上“点心”。

第二,张九龄虽出身寒门,但却有着贵族范,风度翩翩。唐朝官员上朝要带着笏板,用完了将笏板往腰里一插。张九龄为了骑马方便发明了笏袋,并得到唐玄宗的大力推广。足以证明,张九龄很注意自己的形象。

第三,张九龄性格上有些自负,这大概也是全唐诗人的通病,毕竟诗人是唐朝的宠儿。他自负起来连自己政治上的贵人张说都不让。

有才有范儿有性格,这样的张九龄在仕途上一直很顺利,在张说的保护下,连皇帝也捧着他。即便张说下台以后,唐玄宗看在张说的面子上,还是让他当了集贤院学士,同时担任集贤院副知院学士,打算重用他。

张九龄凭着自己的才干,在工作上也的确没让玄宗失望。当宰相的岗位空出来的时候,张九龄又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一个才子型的宰相。但与此同时,李林甫也凭着自己的“才干”当上了宰相。二人同时为相,轻重还是有别,张九龄为官职为中书令,名副其实的第一宰相。而李林甫官职是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在地位上还是与张有很大差别。

但张九龄性格上的自负,很快让他陷入了不利地位。唐玄宗生日会,别人是按例送铜境,他送得是《千秋金境录》,里面记载的以往皇帝兴亡的故事,意在提醒唐玄宗要时刻记得国家兴亡。玄宗已年过半百,皇帝也当了二十多年,早已不是需要时刻提点的年轻皇帝了。张九龄这样做完全就是不识时务,说白了就是矫情。

不止如此,他还阻碍了玄宗正常的奖罚实施。当时东北战场有个叫张守珪的将领,很受玄宗赏识。唐朝有出将入相的传统,玄宗想让他宰相,实际上也就是个名誉职称。但是这个提议最终被张九龄硬是驳回了,书生固执起来,实在是可怕。

唐玄宗

几次三番类似这样的事件下来,唐玄宗对张九龄逐渐产生了不耐烦的情绪,这时,善于抓住时机的李林甫,便有了上位的机会。

直言进谏坚持原则,也不能说是张九龄有错,只是此时的玄宗已然有些骄傲自满了。之后李林甫通过还都事件、牛仙客事件和严挺之事件,终于在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将张九龄挤出了长安城,就这样,张九龄被贬到了荆州当长史去了。

一个才高八斗的高材生,一心为国为民的正人君子,最终却败在了一个口蜜腹剑的白字先生手下,这让张九龄情何以堪,他又怎么能够甘心呢?

这首诗就是在张九龄被贬荆州之后的作品,让我们再来看诗名《望月怀远》,诗人月夜所怀念的远方,不只是亲朋好友,所思念的人,也不只是情人,还有他大半生的辉煌岁月,还有他执着卖力工作过的长安城,还有朝堂之上的玄宗。

年过花甲的张九龄,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之后,诗词中意在表达人生深沉而又复杂的感受,排遣心中的孤独之感。

明月与其说是寄相思,倒不如说是诗人的知己,她明白诗人的相思,看到他内心的苦闷。诗人借月抒怀,融情于景,通过诗歌中散发的女性悲秋情结,表达了自己心有不甘的情绪,并期待能在梦中实现。

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梦也只是一个梦,公元740年,张九龄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