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将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名垂青史,战功彪炳史册的将军也不会是一名好将军。
作为一名自诩优秀的将军,战场就是他的第二个家庭,无时无刻都在梦想能够有一场一战封神的战役。
带着这种信仰,无数名将在战场上跃马扬鞭,抛颅洒血,只为向世人证明自己是一名优秀的将军。
一千八百多年前,中国历史上进入了一个虎啸龙吟,名将辈出的三国时代,同时也开启了那个时代所独有的特性。曹操,孙权,刘备成为了那个时期的风云人物,他们的身边总是跟随着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为他们开疆拓土,保家卫国。
三方当中作为实力最强大的曹操,他的身边战将如林,文臣如雨,他们为曹操的崛起和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勋。除了夏侯氏和曹氏的本宗家族势力之外,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也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为人所诟病的是被列入《古今六十四名将》里面,孙权时期有周瑜,吕蒙,陆逊三位名将被列入其中,就连实力最为弱小的刘备时期也有关羽和张飞位列,反而是跟随曹操出生入死的五子良将却只有张辽登榜,剩下的于禁,徐晃,张颌,乐进等四人却被拒之于外,难道他们的军事才能就如此之差?恐怕未必,这里面应该有太多的客观因素存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想要在后世拥有巨大的名气,那此人的一生必须得有能够征服世人的战例和战绩。什么样的战绩才能够征服世人呢?
战役的规模性;战役对当时起到的影响性和作用性;双方实力的悬殊性;
张辽一生身经百战,但是让他真正成名的战役却是合肥之战,此次战役,张辽带领八百骑兵深入孙权阵营,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直接杀到孙权主帅旗下,令孙权闻风丧胆,后以七千军士大破东吴十万大军,此一战过后,张辽之名威震江东,声名大噪,民间甚至一直有一种“张辽止啼”的传诵,其意更加塑造了张辽在民间的传奇性。
此役在战略作用上一举奠定了,曹操对江东方面始终能够采取积极主动进攻的战略性打法,使江东一直处于被窥视觊觎的状态,也让孙权终生无法东出,只能龟缩于江东之地以求自保。
双方兵力的直接较量更是历史上少有的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性战役,其重要性和精彩程度上丝毫不亚于当年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而无法成为世代绝将的原因又是什么?
因害怕个人安危而投降的败军之将没有能够决定全局的惊世之战
像其他四人都是具备上述条件中的其中一种:
乐进,虽然当时和张辽,李典一起担任守卫合肥的重任,但是乐进在此次战役中,一直担任的是一个守护者而非进攻者的角色,所以他也就没有张辽那样出彩。
于禁,一生战功卓著,但是在襄樊之战,因考虑个人安危投降关羽,荆州沦陷后又被东吴所获,后又被遣送回魏。仅失去将军之忠节这一件事,任凭再大的成绩也无法入选。
徐晃,虽然在襄樊之战作为援军击败关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被曹操盛赞有周亚夫之风,但是樊城之战他毕竟只是以援军的身份出现在战场上,而主将也是曹仁。所以说对于后人而言虽然精彩却不出彩,仅仅凭借这一条稍微显眼的战绩就位列世之名将,难免有些无法服众。
张颌,智勇双全 ,个人认为具备像张辽那样的帅才,无奈终生在曹操帐下只做过副职,个人锋芒无法显露。所以也无法入选。
其实五子良将里面,无论哪一个人,我觉得都是属于智勇双全之将,可能是曹操锋芒太盛,只要是规模性大,重要性强的战役,他都会亲自带兵出征,而他们只能跟随曹操做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而不是统御四方的帅才。不像孙权和刘备那边,使周瑜,陆逊,吕蒙,关羽,张飞等人都能有充分的发挥空间,独当一面的机会,所以四个人的真正才能并没有被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