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诒让与《周礼正义》

2020-10-26 04:00:43 作者: 孙诒让与《周

清代学术,集中国传统学术之大成。其主要表现之一,即是对十三经重新做疏解。而在诸新疏之中,有一部堪称“清代经学家最后的一部书,也是最好的一部书”(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这就是孙诒让的《周礼正义》。

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一作仲颂,号籀庼,别署荀羕,浙江瑞安人。其为学,一则秉庭训,一则承继乾嘉朴学之遗风。其父衣言,治学旨在融贯汉宋,通其区畛,尤注重绍述永嘉乡贤绪言,为“晚清特立之儒”(章太炎先生语)。在其治学取向的引导下,诒让遂一意向学。而在博涉先儒载籍的过程中,诒让又对乾嘉诸大儒治经史小学家法有了深切体认,加之受秉承乾嘉大师绪论、以稽古为职志如张文虎、戴望、刘毓崧等人的影响,遂究心于经学、诸子及文字学等。此后,他一则承继永嘉经世之学风,一则孜孜于朴学的探究,从而成为“清儒主流中最后一位大师”(姜亮夫:《孙诒让学术检论》)。《周礼正义》即其代表作之一。

《周礼》一经,向称聚讼。虽经前儒不断探究,然终无博精之作,许多问题尚待梳理。有鉴于此,孙诒让遂慨然立志为之新疏。早在8岁时,诒让即在父亲的引导下,初涉《周礼》。其后,随着学问的日益深厚,因对《周礼》有了不断深入的认识。经过潜心搜讨,精加别择,其认识逐渐成熟,从而开始了重新疏解《周礼》的艰辛历程。

同治十一年(1872),孙诒让开始着手资料长编工作。翌年春,乃草创《周礼疏》。此后,更是广搜细讨,钩稽排纂,屡有新获。光绪十四年(1888)秋,张之洞议集刊清朝经疏,征诒让所撰《周礼正义稿》,并谋付刊。当时,疏稿尚未写成,诒让遂亟校核理董,至翌年始写成《礼疏长编》稿。光绪十六年(1890)正二月间,他携新写成稿本数十册,往湖北张之洞官署以就商榷。然因事情有变,刊刻之事不得已而中辍。此后,诒让对《礼疏》又时有校改,继因不惬于心,复更张义例,再事编摩疏通。光绪二十五年(1899)八月,诒让撰《周礼正义·自序》及《凡例》。又经友人黄绍箕、费念慈襄助校勘,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二月,樊棻谋以《周礼正义》铸铅版。光绪三十一年(1905)夏,历时20余年、稿凡数易的《周礼正义》(86卷)遂得刊成问世(诒让有自校初印本,计16册),即通行之“乙巳本”。

孙诒让之新疏《周礼》,主要以《尔雅》、《说文》正其诂训,以《礼经》、大小戴记证其制度,而“博采汉唐宋以来,迄于乾嘉诸经儒旧诂,参互证绎,以发郑注之渊奥,裨贾疏之遗阙”(孙诒让:《周礼正义序》)。其于前人成说,既能取其长,亦不护其短,而以实事求是的为学精神,求其确解。

孙诒让之《周礼正义》,颇具特色,如长于古义古制,会通三礼,不拘疏不破注之例,折衷诸说,兼采其善,且能阐发《周礼》之义蕴等,不一而足。其所撰《周礼正义略例十二凡》,已具大要。梁启超先生更将之概况为四条:“释经语极简,释注语极详”、“多存旧疏,声明来历”、“虽极尊郑注,而不墨守回护”、“严辨家法,不强为牵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洪诚先生亦揭是书大端称:无宗派之见;博稽约取,义例精纯;析义精微平实;以实物证经;依据详明,不攘人之善;全书组织严密。(《读周礼正义》)洵为的见。

至其意义,吴廷燮先生认为“是书搜辑古今诸儒解诂本经者,最为繁富,与胡氏培翚《仪礼正义》,同为治经家所盛称。但历来诸儒,重在治经,而是书则欲通之于治国。……洵治《周官》解诂者之渊薮也。”(《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周礼正义》条)曹元弼先生亦称:“孙氏《周礼正义》,博采故书雅记,疏通证明,虽于高密硕意,间有差池,而囊括网罗,言富理博,自贾氏以来未有能及之者也。”(《书孙氏周礼正义后》)杨向奎先生更对该书有功于研究古代社会的价值做了肯定。宜乎章太炎先生誉之为“古今言《周礼》者,莫能先也”(《孙诒让传》),而梁启超先生推之为清儒诸新疏之冠。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