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刚开始推行变法时,秦国的王公大臣都非常不爽。这就如向平静的水塘里扔了一盒臭豆腐。商鞅不但打破了秦国上百年的传统礼制,让平静的水面激起一阵涟漪。关键是这盒臭豆腐还惹恼了所有的现存利益获得者,让这水塘里的鱼恶心反胃。
商鞅提出的变法,除了孝公硬着头皮支持,秦国官员没有一个拥护他。为了让秦孝公继续支持自己的政见想法,为了实现自己的变法目标,公元前359年,商鞅开启了对孝公的“游说”模式。
这套著名说辞和理念已经成为历史经典,如果好好学习一下,将来没准可以用到。
商鞅是这么说的:
行动之前迟疑,则不会成名。做事之前迟疑,则不会成功。高明人的行动他会坚持自己的主见,可能跟大多数人并不一样。有独到见解的人,肯定与平民百姓不一样。愚笨的人只关注眼前,智者却关心隐藏的形势。
普通百姓不能与他一起思虑未来发展,只要让他们看到可喜的成果就行。高明的圣人不会总循规蹈矩,最厉害的人从来不听取每个人的意见。所以,治国强国的君王,之所以可以把国家治理好是因为不断的改革,之所以帮助人民富裕,是因为不循规蹈矩。
期间有甘龙反对,说圣人都是在不打扰百姓、不大变化国家政策的情况下而成功的。
商鞅则反驳道:
平庸的人习惯于守旧而不改变现状。读死书的人自持学问高深,固执地认为他们听到的看到的就是正确的。这两种人最适合当一位守法的平民,也是最普通的人,你绝对不能跟他们讨论改革和创新。
夏商周三朝的礼法都不一样,却也建立了王朝。春秋五霸的法律不相同,却能称霸中原。这就是高明、智慧的人制定法律规则,平庸的人遵守规则。
又有大臣杜挚反对说:除非变法有百利,否则尊旧不变才是最稳妥的。
商鞅坚定地说:
当世各国都不是相同的法令,所以都不是效仿古代。夏商周都遵循古法,时间一长就都灭亡了。跟古代法制不同的国家不一定就错,而遵循古法的国家现在却越来越少。
秦孝公最终被商鞅说服,全力支持他变法改革。
商鞅劝解领导的关键主要集中在三点:
变法就是改革,改革就是创新。做大事的人从来都不会征求每个人的意见,虽不能一意孤行,但也绝不会犹豫不定。普通人的眼光跟高明人的眼光没法比!要做普通人还是牛人,随你自己选择。
这就如现代的公司运营或者单位运行,普通员工在一项新政策开始时只会说风凉话,可是一旦看到成效和利益,他们都会蜂拥而上,这就是普通员工固有的思想和正常的表现。做大事的人根本不必去理他们,就把那些冷嘲热讽当作耳旁风就好。
平庸的员工和死板的中层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正常的能力就已经可以了。精明的领导和聪明的员工则可能打破循规蹈矩,不走老路,他们在不断地想办法提高效率、开拓市场,甚至创新项目,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公司或一个集体最需要的。
所以,你没必要跟普通人讨论什么长远计划或者变革创新,如果你想找合作伙伴或者精明的员工,现在知道该怎么选了吧?
参考资料:《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