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黄袍加身”真是被手下强加于身的吗?怎么看都像早有预谋

2020-10-26 09:39:37 作者: 赵匡胤“黄袍

赵匡胤大军浩浩荡荡地班师回朝,京师自有亲信石守信打开城门迎接赵匡胤入城。有了赵匡胤的约法三章,果然大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但是满朝文武闻听此事纷纷逃回自己府邸。在安顿好众将之后,赵匡胤仍回自己原来办公之地,不久,就有将领押着范质、王溥前来。看到范质,赵匡胤哭道“我等这样做实在是愧对先帝,但事已至此,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好了”,范质原意是想劝慰赵匡胤的,但看到周围的武将一个个均是对他怒目而视,更有将军喊道“国中无主,点检做天子”。看到如此情景,范质等只得跪拜参见赵天子了。而年幼的恭帝和只会哭泣的太后也不得不同意禅让帝位于赵匡胤。

不日,赵匡胤宣布大赦天下,改国号为宋,建元“建隆”。上封恭帝为王,尊奉太后为周太后,入住西宫。自此,朝廷完成了由后周到宋的交割,期间可以说是自唐末以来最为平和的朝廷更替了。

从“陈桥驿兵变”的发生过程来看,赵匡胤的“黄袍加身”似乎是迫不得已,但是我们透过事件的本质不难看出,这一切都似乎是酝酿已久的事情,和五代十国其他的朝代更迭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是手法更高超而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对于这起兵变,我认为至少有这几个疑点存在:

1,“黄袍加身”所用的黄袍是提前准备好了的,不是临时起意的,那时候私制或私藏黄袍可是要被杀头的。如果不是预谋反叛,你准备黄袍干嘛呢,嫌自己命太长了吗?

2,前文所提到的入侵的十数万辽军又到了哪里去了?史书中也没有提到,这么多的敌军是怎么退掉的,更没有说是被谁击退的,这么多的人难道就这样凭空消失了?那就只有一个解释,外敌入侵只不过是这次兵变的一部分,纯属子虚乌有的事情。

3,有人证实,太祖之母杜太后获知太祖兵变称帝之后,丝毫没有没有惊诧之感,也没有给人留下这是“大逆不道,会被株连九族”之感,并且毫不掩饰地称赞赵匡胤“素有大志,果不其然。”这里的大志自然不是指赵匡胤当节度使这个大志了。

4,出征之时,重任在身的赵匡胤居然能一整宿的酒醉不醒;而班师回朝之时却还有亲信大将为他守住退路,镇守京师。没有预谋,能做到如此默契?

有了这些你还认为赵匡胤是被“强披黄袍”的?他自己就没有一点临朝称帝之心?这些问题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无从考据,成为历史疑点,今天所说,也只是后人对历史疑点的妄加猜测而已。

我是新不二说,欢迎分享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