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后一个太子结局如何?三种说法中其一和李自成差不多

2020-10-26 09:43:22 作者: 明朝最后一个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军攻占了北京外城,崇祯帝朱由检被农民战争的连天炮火吓得手足无措,自缢而死。临终前,他手执十六岁的太子朱慈烺,命他迅速出逃生。但这位亡命太子的后事究竟如何呢?自明末清初以来,众说不始终是人们很感兴趣的一桩疑案。

落入了清朝刑部而被害

有人认为,崇祯太子的出逃没有成功,最终还是落入了清朝刑部之手被害。至于他是怎样落入清朝刑部之手的,则有几种不同意见。有的认为,太子乘战乱首先逃匿于民家,后来民家将他送往其舅舅周奎家中,周害怕受牵连,不敢收留,反而将太子交给了清朝刑部狱。

《国寿录崇祯太子》中有此记载:当太子出逃后,

“为买腐老妪所觉,怜而收之。妪知为太子,令匿名姓,住三月,贫不能养。因闻送太子舅周皇亲家,皇亲惧不为识。……报闻,送刑部狱。”后来就被害了。

《甲申传信录》等也有相类似的记述。

另一种意见认为,李自成军攻下京师后,曾下令搜索太子,有一内臣献太子,李就将他留在营中,但太子设法逃了出来,找到了舅舅周奎,周担心私藏太子会惹祸,便将其献给了清朝刑部,最终遭害。其依据主要是《石匮书后集》中《烈帝本纪》和《太子本纪》都有相关记载。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太子曾逃往南京的南明小廷,当清兵攻陷南京后,他还是被人献了出来而遇害。其根据是《野史无文》卷四中的记载:

“清兵入南京,戎政赵之龙献之豫王,携之北去,不知所终,或云缢死。”

被李自成军西行时带走

有的人认为,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时,崇祯太子朱慈烺,以及定王慈炯、永王慈炤等均未逃脱,一并为农民军所俘。当李自成农民军与吴三桂交战受挫,决定离京西撤时,他们又将朱慈烺等一起带走。从此太子便如泥牛入海,再也见不到了。持有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大量史籍关于此事的具体记载。如《明史纪事本末》、《明季遗闻》以及《明史》等,大都确认了这种说法:

“京师陷,贼获太子,伪封王。及贼西走,太子不知所终”。

《明季遗闻》的记述则更为具体:李自成军受挫后,于

“二十六目,狼狈还京……二十八日悉锐西行,辎重无算。或曰太子、二王挟之俱出。”

《明季遗闻》的编辑者邹流倚父子,在甲申之变时都是身临其境的目击者,该书成书的时间离事情的发生之日也不过十年左右,一般都认为他们所辑录的遗闻还是比较可靠。

另一种意见却认为,李自成在离京西行之前,因战败不得不与吴议和,作为条件之一,他们将太子交给了吴三桂。但后来太子又从吴三桂营中脱身,一说被人导入皇姑寺,与太监高起潜同至天津,浮海南下。一说在逃亡过程中,朱慈烺死于乱军,等等。但也有的认为,李自成并没有将太子交给吴三桂,从吴三桂军营中出逃的并非朱慈烺,而是一名道地的冒牌假货。

潜逃至阴那山为僧

有一种说法认为,崇祯太子朱慈烺,确实曾被李自成军俘获西行,同时被俘、被封,又受到种种款待的还有充任过东宫侍读、同太子有老关系的李士淳。西奔路上,他俩乘战乱结伴逃了出来,历尽艰辛,终于到了李上淳的家乡粵东嘉应州的阴那山。当清兵席卷江南,眼看着复明的希望已成为泡影时,太子只好面对现实,削发为僧。

其依据是:长期以来这一地区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明亡以后,嘉应州阴那山的灵光寺出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和尚,这个奇怪的和尚死后,灵光寺内长期供奉着他的神位,称他为“太子菩萨”,原来他就是崇祯太子朱慈烺。

这一地区的一些地方志,都能为这个故事佐证;在李士淳本人编的《阴那山志》中,还收有“山和尚”的一首诗,题为《题阴那山五指峰二绝》。从这首诗中也可以看出这位和尚的非凡身份;李士淳的后裔李大中,在辛亥革命以后曾撰写过记述李士淳生平事略的文章,其中不仅提到了李潜遁归乡后的作为,还印证了所谓“变山和尚”就是崇祯太子朱慈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