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是《黄帝内经》、《周易》诞生之地。其历史悠久,享有“青铜器之乡”、“甲骨文之乡”、“中国千年古县”、“民间艺术之乡”和“陕菜之乡”、“转鼓之乡”的美誉。
岐山历史悠久,受周礼熏陶了三千多年的古西岐,民风纯朴,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当年,周公以周地(今陕西岐山北)为其封地,岐山县以境内有“岐山”而得名。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据史料记载,周公旦逝世后,周人即在此地建祠祭祀。到了西周末年,这里的建筑群遭到了毁坏,秦汉以后曾重修。唐初,唐高祖李渊为纪念周公旦,下诏在此地创建周公祠。之后,经过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扩建,周公庙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岐山周公庙是中国同类古建筑中存世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周公庙。
周公庙古称“卷阿”。“卷阿”音“全窝”,卷意曲,阿指大陵,即弯曲的大陵。因此处背靠相传“凤鸣岐山”的凤鸣岗,东、西、北三面环山,唯南边与平地相接,形似簸箕状如倒凹字,故称卷阿。卷阿地幽势阻,坡体缓缓下落,两连山脊高突,如飞翔凤翼,故当地人有“猛见周公”之俗语。
周公庙单体建筑三十余座,建筑面积三千余平方米,依山就势,对称布局,以周公正殿和献殿为主导,召公、太公殿相衬托,姜嫄、后稷祠为延伸,构成了一个完成的古建筑群落。在诸殿中,周公殿居前,姜姬祠居中,后稷祠居后,当地群众把这种布局总结为“姜姬背子抱孙”。
周公庙最著名的景观为周公庙八景,除此之外,还存有大量宗教性建筑,多依山崖,凿洞而成。有吕祖洞、八仙洞、三清祠、玄帝洞、张仙洞、药王洞、菩萨洞等,洞内多有塑像、壁画,各洞以甬道相互贯通,曲折幽深,若明若暗,回音荡耳,展现了关中建筑的独有风格。还有玉皇殿、魁星楼、朝阳洞、彩云楼、仰圣门、周八士殿等建筑遗物遗迹,历代碑四十余通。
周公庙古建筑的脊饰,大都为明清时期所制,题材多以神话故事为主,蕴含关中道特有的历史和文化特色,是不可多得的珍贵遗存。令人惊奇的是,周公庙内每一座古建筑的脊饰,都有着不同的主题。比如周公献殿顶上的“龙生九子”。
周公献殿位于八卦亭的正北方向,据记载,这间殿建于明朝,是中国古建筑最为传统的五脊顶。正脊上,数十个造型各异的脊兽一字排开,最中间为一个楼阁样式的脊饰,这座“楼阁”有三层,每层都有繁复的雕刻,二层正中还有一块匾额,仔细去看,还能看到匾额上刻的字迹。
这个脊饰被称为“子牙楼”,在民间传说中,这样的脊饰有镇宅驱邪、护佑平安的寓意。“子牙楼”的两侧分别有两只驮着宝瓶的雄狮以及驮着宝塔的大象,这些都是传说中的瑞兽。再向外,则有造型各异的各种异兽。这些就是民间传说中龙的九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