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蕃《临李公麟苏轼像轴》)
细细品味石潭边的谢雨仪式,真是趣意盎然。乡村的老人见到苏轼这位知州不免有几分拘谨,而孩子们则无拘无束,他们活泼好动,听到谢雨仪式开始的锣鼓声,早已经争先恐后地来到了石潭边。
孩子们回家后,肯定会兴奋地向家人诉说一天的见闻,说给谁呢?当然是未能目睹谢雨仪式的母亲们了,因为她们还有繁忙的家务活要干,操持家务,养蚕采桑是她们要整天忙活的事情。
苏轼在第一首词中始终没有正面描写谢雨的情景,只从锣鼓声鼓声里间接透露了一点消息。
他却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落日、乡村、石潭、树林等自然景物,各具情态的游鱼、飞鸟、猿猴、麋鹿,以及乡村的孩子们和老人,还有呼之欲出的忙于养蚕采桑的农家女主人。
词人用充满乡村气息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图。从哪里能看出来是有声有色呢?
“有色”指的当然是词人在描绘时用到的深红、绿暗、黄、白这些表示颜色的字词,色彩字的运用让整幅画面生动悦目。
“有声”指的是飞鸟的鸣叫、喧天的锣鼓声、围观谢雨仪式的孩子们和老人子们、以及他们回到家里给母亲诉说今日的见闻这些事,有声的描写有虚有实,正所谓“言尽而意未尽”。
在这首小词之中,词人丝毫没有描写自己的心境,但透过词人所见、所闻、所想的一切,我们仍然可以体会词人无比兴奋之情。词作读来让人意犹未尽,这正体现了苏轼独具匠心的写作手法 。
苏轼这次的谢雨活动是在石潭举行的,虽然此行的目的是谢雨,但是他的视野却没有停留在谢雨这件事上,而是将视野投入到更广阔的空间中去,他用词作的形式将谢雨途中的所见所闻投入到更广阔的空间叙事当中去了。
第二首词写的就是谢雨途中的见闻,词作如下: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倩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这首词上片着重描写了乡村女子的形象,是顺着第一首写下去的。农村女子不像整日描红刺绣、穿针引线的城市女子一样待在闺房中,但仍不能和男孩子们一样到石潭前来看谢雨的热闹场面,所以她们只能在门口聚观,她们的情态被词人一一摄取。
久旱逢甘雨是喜事,知州苏轼途径石潭也是当地的大事,女孩子们不免要打扮一下才出来看,这种打扮方式也不会是“弄妆梳洗迟”的慵懒,而是“旋抹红妆”的利落。
这是她们在简单的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旋抹红妆”四个字描写地非常传神,同时也表现出女孩子匆忙的状态与急切的心情。
选择一件红色的罗裙穿上,就已经很算是盛装了。“蒨罗裙”是一种用茜草红汁染色而成的罗裙,从这一点上也体现出了女孩子们天性爱美的心理。
她们当然是为了有幸一睹苏轼的风采,同也有观看热闹的意味在内。她们三三五五地分散着,都争着向外探望,你推我挤,有的女孩子因为裙子被踩到了,而发出呼叫声。
“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倩罗裙”,这短短两句话就刻画出一幅风趣生动的乡村风俗画,词人描写乡村生活的场景,下笔自然,清新脱俗。
苏轼目之所及的田野和祠堂,又是一番光景:村民们老幼相扶相携,来到打麦子的土地祠;为感谢上天降雨,他们准备了丰盛的酒水和食物作为贡品,他们可以尽情地享用谢雨仪式中剩余的贡品,这些贡品也引来馋嘴的鸟儿,鸟儿们在村头上空盘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