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历史上一个非常耀眼的朝代, 尤其是李世民所统治的贞观时期,更是达到了一种鼎盛状态,在工、商、农、兵、法上面发展的都特别的完善,给当时整体的世界文化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时国人外出也自称为唐人,外国的一些唐人街正是这样的一个来源。唐朝早期虽繁荣昌盛,但是末年犹如其他朝代衰败一样四分五裂,诸侯各自为王,天下处于战乱之中。当时势力最大的就是大将朱温了,当年在朱温起兵之时,他有一个死对头叫做李存孝。此人曾经派500人夜袭朱温万人大军,但可悲的是这人却死到了自己父亲的手上。
唐朝末年在大家心中的存在感并不是很高,一方面是因为唐朝前期还有中期鼎盛时期的光环太过于强大,很容易造成人们对晚唐时期的忽视。第二方面是晚唐时期政治极度腐败,官场也非常混乱,皇权一步步被大臣架空,等到后期朱温更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掌握了实际的权力。但是天下各处根本没有多少人愿意顺从朱温,纷纷举起了与朱温对抗的大旗。
不过有意思的是,朱温初期并非是唐朝的大臣,而是农民起义军的一支。此人曾带领军队先后攻陷了洛阳,长安等地,更是一把大火烧了长安。后来朱温被唐将招安之后,才正式到唐朝的官僚系统里面任职。当时虽然唐朝内部起义军四起,但是整体的国家制度还在运转,所以唐朝并非是属于真正的颠覆状态。不过当年朱温的那一把火也确实烧尽了唐朝最后的气势,在朱温领导农民局间对抗唐朝期间,曾经与李存孝有过多次正面的斗争,最有名的意思就是李存孝,以百人敌朱温万人大军,一战打出了一场奇迹。
李存孝就是唐朝末年的十三太保,他本姓并不姓李,本名叫做安敬思。当时他的干爹叫做李克用,李姓氏是天下的国姓,由于李克用对其特别的喜欢,也就让其跟随了自己的姓氏。虽然当时天下四分五裂摇摇欲坠,但是对于一个常人来说,能够得到国姓的赏赐,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李存孝这个人之所以能够得到李克勇的赏识,最重要的还是他本身也有着一定的本事,尤其擅长带兵打仗。每次身先士卒,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有一种常胜将军的姿态傲视群雄。
朱温当年带着起义兵捣乱之时,自然听说过十三太保李存孝,为了胜利,派万人大军包围了李存孝所驻守的城池。当时李存孝这个人比较有耐心,就是蹲在城里面不出来,让朱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又一筹莫展。后来朱温为了逼迫其出门迎战,开始使用心理政策,在外面锣鼓喧天,给李存孝的驻守军队制造一定的心理压力。而李存孝这个人也非常聪明,他知道如此下去自然不利于城池的驻守,但是若是正面与其对抗的话,根本对抗不过,所以只有偷袭才能够捞到便宜。
当时朱温的军队或许是感觉自己人多势众,根本没有将李存孝放在眼里,渐渐地也就放松了戒备。李存孝静待时机,窥伺到敌人差不多放松了戒备,夜里偷偷带着500人出城,一路慢慢地潜入到了朱温的军营。趁着半夜大家都熟睡的时候,500人迅速喊杀声一片直冲朱温军队大营。由于当时朱温的军队太过于放纵,所以根本想不到李存孝竟然会偷袭。如此一来根本来不及应对,虽是号称万人的军事大营,结果被李存孝给一通砍杀,措手不及,死伤无数。而朱温的万人大军经过这样一个折腾,瞬间没了士气,整个军队处于一种元气大伤的状态,如此消耗下去对于朱温没有什么好处,朱温只好撤军,李存孝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利用500人奇袭朱温万人大军,最终赢得胜利。
李存孝因为擅长打仗,深受李克勇的重视,并且朝廷对其也是欣赏有加。因此有些人特别嫉妒,于是便想尽办法开始散播有关于李存孝的负面消息。最过分的就是李克用的一个干儿子在中间挑拨离间,让李克用和李存孝之间互生间隙。以至于李克用根本不相信李存孝,后来一怒之下更是赐了李存孝车裂而死。一代唐朝名将就此而亡,才给了朱温以可趁之机。而从那之后朱温才得以发展壮大,并且慢慢地灭亡了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