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习俗文化,具体发源地已不可考,但饮茶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踪迹是不可磨灭的。
我国文人过去以饮茶为风雅之举,且茶叶本身就有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故人们对它推崇极甚。
斗茶,就是古人们因饮茶产生的虚荣心而衍生出的茶文化的一种,利用比赛的形式,就茶的优劣而分出胜负,宋代时期,人们的斗茶之风就极盛,而宋代人"斗茶"花样多,无论你是谁,总有一款适合你。
1、 斗茶规则
所谓斗茶,又被称之为"茗战"、"斗茗",顾名思义就是在比较、竞争茶叶的好坏。这里的好坏并非真的在看茶叶本身的缺损,而是茶叶泡做茶汤之后,再根据茶水的色泽面相来定茶的品级与胜负。
斗茶有三个内容,一斗茶品、二斗茶令、三斗茶百戏。斗茶品指的是比较茶水的汤色和水痕,先看茶汤色泽是否纯白,纯白者为上品,青白、灰白、黄白等次白色为下品。
这是因为茶汤的颜色是可以直接反馈茶叶的采制技艺的,青白、灰白、黄白等次一品的色泽均是因为采摘制作茶叶技术的不合格而产生的。而斗水痕,则是比较细节。
宋代时期多饮团饼茶,调制茶汤的时候先烤炙茶饼,然后再点茶、点汤、击沸,经过这一道道工序的茶汤匀细,甚至可以紧贴杯盏,也就是斗茶中的"咬盏",茶汤与杯盏贴得越久,越不易现水痕,而斗水痕就是在比较谁的水痕出线得更晚。
由此看来,斗茶品有时候不光是在比较茶叶质量本身,同时也在比较泡茶的功力与临危不惧的底气。茶令跟酒令类似,是以茶为题作相关的诗词歌赋,做不出来自然就是输家。
像著名的婉约派诗人李清照在一次煮茶时,就突然想出了一种茶令,与丈夫赵明诚互考书文典故,中了则饮茶一杯以示庆贺,类似于我们如今摇色子,输了喝一杯。
宋代文人附庸风雅,且以饱读诗书为荣,将行茶令作为斗茶的一项也就不足为奇了。茶百戏,则不同于前面两种比较方式,是更为专业、高深的茶道玩法。
厉害的人在将煮好的茶水注入茶碗时,能够让其显现不同的花样。如山云水雾、飞鸟鱼虫等。听起来虽然离奇,但也可以想象,我们如今电视上宣传的一些水墨画技艺者,能够在水中作画。
而茶百戏中的景象大概就如这水墨图一般美轮美奂。只可惜,茶百戏这样高超的技艺似已失传,我们再也难以见到。
2、 茶的衍生
在斗茶的过程中,茶叶自然是主要角色,人们以拥有品级高的茶叶为傲,就像斗蛐蛐一样,拥有一只常胜大将军蛐蛐简直可以在蛐蛐界横着走,而斗茶也是,好的斗茶名声能够让你接触到更多的好茶。
然而斗茶靠的不光是茶叶,还有相关的品茶用具,于是茶道相关的衍生品也开始了品级的区分。其中,斗茶所用的茶盏是最为重要的。《茶录》中提及,"茶色白,宜黑盏。"
也就是说,茶汤的颜色纯白,搭配黑色茶盏是最为适宜的。而茶汤中纯白色是最好的,所以黑色杯盏的市场也就随之提升。
在宋代,斗茶用的茶具,均是黑瓷茶具,有名的"建盏"就是其中品级较高的茶盏,是福建建瓯市盛产的茶盏,且其斑纹色彩独特,十分适宜斗茶,犹受宋代文人喜爱。
一件事物的流行可以携带起许多相关行业的兴起,斗茶在宋代时期的盛行,使当时许多文化都与茶道相关,也产生了许多文学作品流传至今。
我们如今还是有许多地方在举行茗茶品评,虽不及宋代风靡的普遍,但也算是没失了传统文化的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