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8年,曾经的两个清军急先锋金声桓和李成栋先后弃清投明,也终于给一片惨淡的南明政权重新带来一缕曙光。一时间内,广东、广西、江西的大部领土光复,大明王朝似乎也得到了重新恢复的机会。
不过,就在此二人投明不久前的一段时间,南明重臣何腾蛟却是连战连败。何腾蛟可是明末清初的风云人物,其巅峰之时身兼五省总督,手下掌管大军达到三十余万。何腾蛟身上的谜团
何腾蛟手握大军,却又打不赢胜仗,要说是八旗军太勇猛也算情有可原,但真正导致其失败的原因,却是明朝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内斗。
李自成身亡九宫山后,何腾蛟招安了大顺军十余万兵士,随后又对这些大军进行化解,分散到不同的兵营之中。不久后就是金声桓和李成栋投明的消息传来,随后多尔衮又调兵遣将进行针对,这也给了实力上升,又减轻了防务压力的何腾蛟巨大的反击机会。
何腾蛟确实也抓住机会了,接连攻克数城,另一边的降将陈友龙和堵胤锡也是攻下数个州县,湖南眼看着就要光复,湖北也是指日可待。可就是如此大好的机会,不知何腾蛟怎么想的,突然从背后对友军陈友龙和堵胤锡发起突袭,直接帮助清军解了长沙之围。
可能有些人就想了,这是不是因为何腾蛟被策反了,实际还真不是,因为何腾蛟的结局是拒降被杀。“发达”的明朝理学
与其争论何腾蛟的个人能力如何,不如探究下更深层次的思想问题。
何腾蛟是理学士大夫出身,理学产生于两宋,其内部又分为程朱代表的理学和王阳明代表的心学。但别管怎么说,其实质都是儒学的一个分支,是为封建帝王服务的产物,那么既然是儒学就必要讲究三纲五常和尊卑观念。
而儒学能始终被封建帝王作为治国核心,肯定说明其是有很大优越性的,但其背后则是严重的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到了明朝后期,已经背离发展初衷的理学,直接导致了知识分子们成为了寡学空谈的人。
何腾蛟的理学观念
上文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了明朝理学后,下面就从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何腾蛟为何会有如此行为。
理学讲究的是纲常有序和等级制度,所以在何腾蛟看来,逼死崇祯、灭亡大明的李自成大顺军,就是那个十恶不赦的凶手。他们是背弃天纲伦理之人,身份也等同于贼寇,更是理学的异端。
所以何腾蛟本质上是看不起这帮人的,而且根本不屑于与之为伍,这样一看的话,何腾蛟暗算友军的行为好像也就说得通了。可是何腾蛟并不是为了资敌,更不会有投降的想法,不过以结果为导向的话,确实是他亲手搞垮了本来一片大好的整个战略形势。
当敌众我寡之时,何腾蛟利用起义军,但是又因为始终无法消除掉的成见,所以也不能充分的合作,所以后来又在内部对起义军进行瓦解。
严格说来,何腾蛟是一位同时掺杂了理学士大夫和军阀化特点的人。而明朝灭亡除了内斗,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军阀化的将领看重的私怨和争功名,尤其何腾蛟可是堂堂督师,怎会容忍别人抢了功劳。
至于何腾蛟最后的结局也是实在悲壮,面对清军的围困,何腾蛟不卑不亢,英勇就义。最后
因为那个时代的特殊性,像是史可法这种名臣的身上同样也是如此,他们从小就饱读经书,理学观念早已深入思想,可是当成为国之栋梁后,又是一味的固执和不思变通,唯一的解决方式还得靠不停的内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