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最后一次主动“亮剑”,却失掉了十余个“平安城”

2020-11-01 17:41:53 作者: 南宋最后一次

中国人自古都有亮剑精神,无论是强汉盛唐,还是弱宋奴清。自公元1127年南宋建立并几经周折建都临安后,在武力上周边少数民族仿佛是神一般的存在,南宋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统治者虽然沉醉于纸醉金迷的环境之中,但也从未缺乏为国献身的仁人志士,如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等。

自十二世纪六十年代南宋大将张浚北伐失败后,统治者再也没有“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豪情和壮志,苟安于东南一隅。直到韩侘胄宰相时期,这个豪情万丈(志大才疏)的人物才决定再次北伐,最初北伐的压力来自宋政府内部,韩侘胄等到了皇帝的支持,用严厉的手段打击旧党,并把旧党领袖朱熹逐出政府。

韩侘胄虽然志大才疏,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才能的。十三世纪初,金帝国已被蒙古帝国数次击败,并且在得到皇帝的之后兵源粮秣都获得充分的支持。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是战胜敌人的基础条件。韩侘胄虽然选择了合适的时机,但对自己和敌人却了解甚少,这可以体现在一下两方面,一方面是虽然宋政府支持,但军中却缺少拥有战略眼光的统帅(这也是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是金军对战蒙军接连失败,但对付宋军还是占领上风的。

206年,韩侘胄任命郭倪为北伐统帅,一举攻陷金帝国边境重镇泗州,皇帝大喜并昭告全国,下令北伐。随后,宋军兵分四路向金帝国发起进攻,郭倪攻宿州、李爽攻寿州、皇甫斌攻唐州、王大节攻蔡州,然而可悲的是四路大军无一不是惨败。金军度过淮河,攻陷十余州,抵达长江北岸,并扬言攻打临安。宋帝国急向金国求和,并将韩侘胄人头送到金国。

从当时的形式来看,宋政府“亮剑”固然重要,但却在选将任将方面出现重大战略错误,最终导致“亮剑”不成丢“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