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中的婉约,婉约中的豪放,浅说婉约词与豪放词创作

2020-11-02 08:04:48 作者: 豪放中的婉约

作诗填词,无论身处其境,还是想象中造境,都要让自己仿佛身在镜中。豪放词作男儿,慷慨激昂。

又有《秋波媚·读陆游生平有感》:

遗恨无缘九州同,烽火夕阳中。连营画角,关河旧梦,洒泪秋风。

浩歌归去江头醉,流水任西东。一杯清酒,满船星月,老却英雄。

北固楼老街登临过,但是陆游我可没有机会见面,所以这首词的内通篇都是想象。

开篇化用的陆游《示儿》,自然增加的厚重感,同时也定了整篇的基调。后面的一连串意象,有战场的回忆,有江湖的漂泊。最后还是在想象中,留下了一个老英雄把酒酹江月的潇洒身影。

《水调歌头·读叶梦得霜降碧天有怀》同样如此,这是我阅读过叶梦得的词作,根据其经历与志向,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未忘靖康耻,几度落梧桐。匣中书剑埃蠹,残月映寒弓 。怅望神京千里,闻道中原万姓,洒泪背西风。莫怪冯唐老,何处是云中。

心悲切,岁将晚,更谁雄?黄龙直抵痛饮,壮志一场空。但使龙城飞将,可惜茅庐诸葛,此恨古来同。甚矣吾衰矣?读罢憾诗翁。

豪放词,要注意主题的确定,然后围绕主题选择相应的意象,情与景有机融合而成。大多上阕写景多一些,作为铺垫,下阕抒情多一些,凸显主题。

另外,也需要关注一下词牌以及押韵。例如满江红多用于豪放词,但是也有人用来作婉约词, 岳飞的孙子岳珂就有闺情词《满江红·小院深深》

同时,短促激烈的入声韵用在豪放词也会多一点。

四、婉约词

婉约词中常见的是闺情词,如温庭筠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意这首词中,作者选取的意象:小山、鬓云、香腮、峨眉、镜、罗襦上的金鹧鸪等。对比一下辛弃疾的《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这首词有国家兴亡之叹,所用的意象如郁孤台、清江水、行人泪、长安、青山、山中鹧鸪等等。

温庭筠与辛弃疾的《菩萨蛮》一婉约一豪放。可以看出不同的意象,体现不同的人物环境与情感色彩,

婉约词并非只有闺情之作,很多咏物词、羁旅词也归类于婉约词,例如周邦彦《兰陵王·柳》、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等。

老街前几天欣赏宋人琼花词时,也填了一首《扬州慢·琼花》:

晓月平湖,仙人种玉,淡香暗绕琼楼。看杨妃出浴,窈窕水晶球。想图画,词家彩笔,飞琼淡泞,西子风流。笑前贤,宴饮新亭,空识闲愁。

无双亭外,对奇花,谁主沉浮?叹难赋深情,问花不语,今古悠悠。二十四桥又现,繁华地,王翰重游。但凭栏,弹指千年,歌舞扬州。

上阕多次把琼花比喻为美女,用了几个相匹配的典故。下阕加入了扬州一些盛衰的变化。其中虽然也有一点兴亡之叹,但是这首属于婉约之词。

另有《卜算子·咏落梅》也是婉约词:

不敢怨东风,一点飞红小,傲雪孤高争奈何,始觉春来早。粘袖久含香,此意知多少,篱角黄昏疏影寂,梦里韶光了。

这首词主题是惋惜光阴的流逝,无论高贵还是低贱,都无法违背大自然的规律。

结束语

简单来说,豪放与婉约,需要注意主题的不同,以及围绕主题选取适合的意象,同时利用相匹配的典故。

但是,正如柳永《八声甘州》中,豪放中有婉约;而李白《忆秦娥》 ,是一种悲壮的闺情词。可见,唐宋人并没有豪放词与婉约词的明确区分。

另外,即使豪放之词,不可一味直白的空作豪壮之语,还是要加入词的“要眇兮宜修”的特点,因为填词不是喊口号。

例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柔中带刚,将壮志难酬的愤慨、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写得百转千回、寄托遥深。这是词家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