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汗、天皇帝"都是一个人,契丹部落首领为何要用"多重身份"

2020-11-03 18:30:40 作者: "王、可汗、

据称契丹族就起源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这一地区依山傍水,游牧民族的迁徙、生存和融合都呈现出复杂的状态。

毋庸置疑,契丹一族是在唐朝时期开始逐渐兴盛起来的。据《旧唐书》中的有关记载,唐朝“擒契丹王阿卜固及其诸位首领赴东都”,以及《五代会要》中关于契丹一族内部组织机构的相关记载,“其八族长皆号曰大人,称刺史,内推一人为王,并称酋长号为契丹王”。

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契丹一族内部组织结构中是有酋长和各部首领形成的,且酋长成为契丹“王”,而各部族的族长首领称作为“大人”。

2.“契丹可汗”称号的建立

辽国建立之后,据《辽史》的有关记载,“迭剌部长涅里立迪辇组里为阻午可汗,更号遥辇氏”,由此可见在契丹族内部首先是将本族首领称作为可汗的。

史料中记载将契丹族的始祖奇首就尊称为可汗,这位始祖是与当时鲜卑族檀石槐为同一时期,因此可汗应该是由后人尊称的称谓。所以契丹族在部落联盟初期尽管也有可汗称谓,但是当时首领并未接受可汗的称号。

三、为何将契丹族可汗的称号定为“天皇王——天皇帝”

1.天皇帝可以兼具“可汗”和“皇帝”双重身份

唐朝末年,契丹族内部首领阿保机在遥辇氏之后继位成为契丹族的可汗。有一些史料中记载“阿保机是其因势力强大而“代”立”,但是在《辽史》中关于阿保机的记载是,“阿保机奉遥辇氏痕德堇可汗遗命受禅并即皇帝位,上尊天皇帝。”

因此,公元907年阿保机即位的时候,他不仅成为契丹族内部的首领,也就是可汗,也直接成为了当时部族部落联盟的“皇帝”,也就是契丹王。新旧《五代史》等史书称其为契丹王,契丹可汗与“契丹王”又有互通关系,可知907年阿保机所有之号或是“天皇可汗”——“天皇王”。

所以史料中记载的意思是,我们承认阿保机继承的是遥辇氏的契丹族可汗一位,但是又称阿保机为契丹部落联盟的皇帝,尊为天皇帝。

契丹族内部关于可汗和王的称呼本身就是兼用的,因此现在相当于可汗、王、皇帝、天皇帝也同样代表一个人,就是契丹族首领,这几个称号可以兼用,后世也有称阿保机为天皇可汗的。故而现在根据史料记载,契丹族的可汗可以兼称为天皇王,天皇帝,天皇可汗。

2.契丹族首领“王”和“可汗”之间的复杂联系

契丹族的部落联盟形成于唐代初期,当时已经形成了大贺氏时期,因此我们现在所说的“契丹王”,有可能是唐朝皇帝封给小的附属国和郡国的“王”,也可能是作为契丹首领内部自己封的“契丹王”。

在契丹族内部,首领称号“王”、“可汗”同样有记载是在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史料记载这些契丹族内部的首领,一般是单独称作“王”或者是“可汗”的,如阿卜固和李尽忠;然而绝大部分直接兼称,如屈烈、屈戍、习尔之、钦德等皆是既被称为契丹王,又有可汗号的首领,之后的记载也有类似的描述。

根据《后汉书》中的相关记载,“契丹一组最初来源于鲜卑族或者是鲜卑宇文部,契丹是东胡系统东部鲜卑宇文部的后裔。”

后来随着其中的契丹族日益兴盛逐渐向南方发展。北齐的时候这一民族受到来自北齐王朝的侵袭,被俘获将近十万名契丹族人,不止是族人被俘虏,就连他们族人中赖以生存的粮食、马匹也被搜刮殆尽,契丹一组在此次战役中损失惨重。

之后又受到来自突厥的攻击,但是隋朝时开始臣服于朝廷获得了一段时间和和平,后来在隋王朝和突厥中各自分别臣服于他们,保下了当时契丹一族的生存。

契丹后期分为八部,各部分族人游牧于辽西地区,诸部落平时“逐寒暑,随水草畜牧”,这样的生活一直到隋朝和突厥的联合下一举歼灭,契丹族再次遭受重创。

四、结语

事实上,在契丹族兴盛之前,契丹族内部的首领就称为可汗,即位只是继承部落的可汗位,一直到唐朝时期,大贺氏一族统一,遥辇氏即位,再加上唐朝的兴盛,契丹族内部关于首领的称号才变得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