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自管仲开设乐坊之后,直到辛亥革命,伶人戏子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始终摆脱不掉“乐籍”这一魔咒。周季崇是个男人,且远离长安,他多半不是乐籍出身,但这仍改变不了老百姓心中戏子的低贱地位。
由此推敲,刘采春多半家境贫寒,甚至,家徒四壁,连温饱都成问题。若非如此,哪有父母肯将女儿许配给民间伶人?
正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两人已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刘采春就不得不认同自己的命运。
当时,周季崇与刘采春所在的戏班,表演的并不是流行于长安的“大雅艺术”,而是在坊间盛行的“参军戏”。参军戏最早见于南北朝后赵时期,内容在时人的眼中看来比较粗俗。这种戏的表演形式非常简单,一个男演员穿上官袍,扮演一位参军(官职比较低的武职人员)。这位参军通常做了不少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勾当,所以,被其他角色围在中间捉弄和戏弄。
以当下的艺术形式来看,“参军戏”与现在的相声差不多,但却远比相声粗鄙。两人或多人搭档,众人一块揶揄作弄参军,逗观众一笑。
参军虽然不是什么朝廷命官,但毕竟也是公职阶层,这种戏以参军为题材,所以绝不可登大雅之堂。试想一下,若在哪个公共场所,观看“参军戏”的正是一位参军,这位观众该做何感想?所以,周季崇两口子是实打实的民间艺人,观看他们演出的都是草根平民。虽然,观众的平均素质有待商榷,但好歹观众基数大,因此周季崇的戏班迅速走红民间。
大唐王朝的达官显贵,或对这种民间艺术嗤之以鼻,但民间的老百姓却颇为热衷这种表演形式,很买周季崇两口子的账。倘若,当时大唐官方搞一出“大唐喜剧人”,这两口子多半能摘取年度最佳的殊荣。
二
因为史料中对刘采春的早年经历语焉不详,所以我们无从得知这个女子从何处学习了才艺。在当时,唱参军戏的民间艺人数不胜数,但却只有刘采春火遍中原。她之所以能成名,不光是因为参军戏演的有趣,关键是她的唱功非常不错。
根据文献的记载,刘采春有一副好嗓子,她的声音极其甜美动听,就像百灵鸟一样。可以说,即便经过教坊调教的乐工,也极少有人能做到像刘采春一样唱遍大江南北的。毕竟,唱功是讲究天赋的,上天赋予刘采春一副举世无双的唱腔。
当时的文人雅士无不为其惋惜,这样一副好的声腔长在了民女刘采春的身上,她用这样的嗓子唱出的并非宫廷韵调,而是粗俗的靡靡之音,这简直是暴殄天物。然而,对于老百姓来说,刘采春未被纳入教坊绝对是劳苦大众的福气。
若非如此,人们怎能听到如此悦耳的“靡靡之音”呢?
刘采春的艺术细胞,堪比上世纪华语乐坛的明星邓丽君。在那个连“媒体”这个概念都没有的年代,刘采春名动全国靠的是一场又一场地实地演出。而刘采春的才华,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若以现代明星作类比,恐怕她便是“女版周杰伦”,既能写词作曲,又能表演,端的是全能型音乐人。
可别觉得古代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低,在唐朝这个文化高度繁荣的年代,民间艺人多如牛毛,其中,亦不乏受欢迎且接地气的表演艺术家。
那么,刘采春究竟有什么法宝,能让老百姓争相买账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刘采春的观众群体,也就是民间艺术的受众。
在唐代,江南地区的经济水平虽然没有两宋时发达,但已有不少商人下海捞金了。古代经商绝对是个辛苦活,那时的商人可不像现在的企业家,做生意仅靠电话或视频会议就能谈拢。在当时想要做生意,就得靠两条腿四处奔波,推销或采办时兴的商品。
这种情况一度影响了江南地区的家庭风气。大量男丁不务农桑,常年奔波在外,靠低买高卖赚辛苦钱。因此,当时有不少年轻的妻子被丢在家里,他们既要养儿育女,又得伺候老人,平日里大小家务都压在女人身上,其中的辛酸自不可对外人语。
更让她们难以释怀的是,那个年代通信基本靠书信往来,即便留守妇女有文化会写信,可丈夫经商在外行踪不定,书信往往无法送达。夫妻每次见面,往往要相隔几年,这便让留守妇女变得寂寞、孤单,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