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复山西的战争过程中,虽然主要战场在柏壁与绛州附近,然而事关全局的却是山西中部的浩州之争,任谁也没想到就在山西诸郡纷纷举城投降的大趋势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太常少卿会成为整个战局的关键人物,在大唐诸多名将纷纷败北的情况下他依然顶住刘武周的疯狂进攻,守住山西唯一一座孤城,切断的宋金刚的粮草供给。
大唐天子李渊
李仲文是早期于关中支持李渊起义的割据势力之一,大唐建国后封为太常少卿,山西收复之战,李渊派他出河东支援唐军,然而第一仗他却没有打好,成为刘武周的阶下囚,后来借机逃回,李渊仍命其河东带兵阻击刘武周南下;就这样在经历失败后的李仲文逐步成为独当一面的将军,除了成功稳定浩州局势外,为了保证唐军右翼的安全他带兵主动出击离石,武力震慑割据石州的刘季真,迫弃放弃与刘武周合兵的意图。
刘武周宋金刚兵败逃回突厥后,李渊意识到要想统一中原必须保障北方安全,像太原这样重镇必须派遣一位得力的干将守卫,这样大军才能无后顾之忧;李仲文的表现无疑引起了李渊父子的注意,就在李世民大军撤出山西时李仲文被委以镇守并州的重任,并数次击退突厥的入侵,不久李渊下诏令李仲文检校并州总管,这样李仲文从一个四品闲职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区司令。
大唐太子李建成
李仲文自文职入将,镇守并州期间虽屡退突厥侵扰,但却未能善始善终,据《资治通鉴》记载,李仲文到职不足二月便被骠骑大将军可朱浑定远举报与突厥不干不净,而当时李世民正着手进攻东都,为保证大军不受影响,李渊下令太子李建成带兵镇守河东以备不测,并暂时撤销并州总管府、征李仲文入朝,不久安抚使唐俭出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李仲文与妖僧有谋反语,又娶陶氏之女以应图谶,并准备在唐军征东都之时引突厥大军入寇长安。
最终在裴寂、陈叔达、萧瑀等人的联合审查下终于落实了李仲文的谋逆之举,李仲文被斩于市,成为大唐最短命的总管。李仲文谋反之事于当时影响很大,在他之前刘文静事件闹得许多人内心惶恐,因此许多人认为李仲文同样死于政治斗争。
李仲文因守浩州有功,是李世民疲兵战略的重要保障,因此李世民在撤出山西时命其暂管太原,随着李世民战功越来越大,难免有人内心不满,再加上山西原是李元吉负责的,刘武周事件后山西政治势力肯定面临洗牌,为了平衡各方势力,李渊难免会借机再次上演刘文静事件;另外一种看法认为,李仲文之死系于突厥离间之计,因为李仲文多次击退突厥侵略,损害了突厥利益。
突厥人
但从当时全国形势而论,李渊应该不会搞所谓的政治平衡,因为此时东都战事刚刚拉开帷幕,大唐主要兵力正向中原集结,贸然处理一位边防大将于统一中原不利。另外,如果李仲文是“刘文静第二”,李世民登基后绝不会放任英雄含冤,武德六年,时任太原的刘世让因为损害突厥利益死于离间计之下,李世民登基后为其平反,这就是例子;第三,当时处理此事裴寂、陈叔达、萧瑀等人都是朝廷重臣,尤其是萧瑀为官清正,不可能令李仲文含冤而死。
山西一盘局因为李仲文活了,李世民疲兵战略得以实现,浩州就如一把刀一样将刘武周与宋金刚割成两段,并州之粮没有一颗越过晋中;此战之后李世民对李仲文刮目相看,委以并州总管的重任,并州第一次交到外姓人手中,因此可以预见李仲文前途一片光明,但权力的膨胀让人迅速迷失方向,在全国大局逐步明朗的形势下李仲文却陷入不切实际的遐想之中,其结局真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