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少卿坚守汾阳,李世民顺利拖垮宋金刚,战后直接升任并州总管

2020-11-06 23:19:09 作者: 太常少卿坚守

武德元年十一月李世民消灭西秦霸王薛仁果,不久安修仁出使大凉,瓦解甘肃的李轨政权,至此大唐消灭了位于长安西北的两大割据势力,李渊从此再无“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的顾虑。此时的大唐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占据长安牢据关中,政治上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南取巴蜀天府之国,粮草兵器取之不尽,东可依渭河、黄河、洛河向关外输送粮草,再加上关中人才济济,因此李渊完全有自信兵出潼关与天下英雄一较高下。

李世民

按照李渊的战略部署,关中巩固后即是兵出洛阳的时机,早在武德元年,李渊已命李世民担任陕东道大行台,河东、河北两地兵力并受其节制,不久又命李世民镇守长春宫,准备出兵关外的事宜,可见其东征战略早已部署完成。然而任谁也没想到的是,此时大唐的龙兴之地却出现重大变故,那就是割据马邑的刘武周于此时南下,也要参与中原争霸。

刘武周南下之势可谓摧枯拉朽,镇守太原的李元吉先后坑掉张达、刘德威两员大将后携带家眷逃回长安,太原城很快成为刘武周南下的重要据点,同时刘武周大将宋金刚率三万之众南下,连克晋州进逼绛州攻陷龙门,并于澮州大败前来救援的裴寂大军;随着唐军节节败退,山西大部落入刘武周统治之下。除了刘武周,此时山西还有两股割据势力,一股是镇守河东城的隋朝将领王行本,另一股是响应刘武周的夏州农民起义军吕崇茂,三大势力瓜分了山西。

宋金刚手下大将尉迟敬德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李渊父子不得不暂时搁浅出兵中原的计划,转而先收复山西,武德二年十一月,李世民大军趁黄河结冰从龙门渡河陈兵柏壁与宋金刚对峙,唐军收复山西之战正式展开。面对宋金刚,李世民并没有急于建功,而是采取他常用的疲兵之法;当时整个山西尤其是河东州县由于连年征战(自大业十三年唐军绕过河东始,河东城一直在隋朝将领的统治之下,而大唐也一直未停止对其用兵)各地已无粮可征,百姓也因长期处于战乱之中,内心惶恐不安,因此大军于河东很难得到百姓拥护。

军情如此,李世民下令坚壁不出,分出小股部队四处劫掠宋金刚运粮部队,目标很简单就是耗尽其粮草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标。在与宋金刚部、王行本部发生几次小规模冲突后,唐军先后取得两次胜利部队士气大涨,将领们纷纷要求主动出击,然而李世民却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宋金刚悬军深入,与太原的刘武周战线拉得太长,补给很难跟上,因此用不了多久宋金刚就会粮尽计穷,主动逃跑,到时我军乘胜追击,不战而屈人之兵”。李世民为何会认为宋金刚不久会粮尽计穷,难道他不知道太原城有的是粮食吗?

攻城战

太原城确实有粮,而且还很多,据《旧唐书》记载,李渊曾用“食支十年”来形容太原城粮仓之丰足,因此刘武周不缺粮。山西地势特殊,东边有太行山脉西边有吕梁山脉,中间是汾河冲积的狭长平原,李渊晋阳起兵时就曾借汾河运输粮草;所以刘武周完全可借以上有利条件支持宋金刚打持久战。因此要制造李世民所谓的“悬军深入”的战争态势就唯一办法就是切断刘武周与宋金刚的联系。

此时有一个地方就显得尤其重要了,那就是浩州(汾阳),据《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李渊晋阳起兵后第一次战就是拿下此城,这是唐军南下的必经之路,也保证粮食供给的重要基地,因此欲巩固山西之统治必须掌握此城;其实早在刘武周攻占并州前就已屡派大军进攻此城,其中一次宋金刚带队打了十几天也未攻下,后来唐太常少卿李仲文带千人驰援该城,形势终于稳定了下来。

汾阳城地处山西腰部

浩州的稳定基本上奠定宋金刚“悬军深入”的战略劣势,刘武周当然不甘心因粮食问题断送来之不易的战果,武德三年二月,刘武周转头进攻潞州,企图打通山西与河南的通道,接引王世充大军西援,但同样被唐军击败。眼看宋金刚粮食告罄,刘武周再次掉头进攻浩州,李仲文不负众望,击退武周大军还俘斩千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刘武周东西进攻均没有打通与宋金刚粮食通道,最终“宋金刚军中食尽;丁未,金刚北走,秦王世民追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