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雨露:清朝是怎样笼络汉族知识分子

2020-11-07 16:51:42 作者: 雷霆雨露:清

明清的汉族知识分子,历史上曾是面子上最自负自私、骨子里最渴望笼络的的一群人。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从清朝康熙对知识分子的历史政策和他们的反应说起,看看这些自负为华夏遗民的人的嘴脸……1

顺治皇帝在二十四岁的时候感染了天花,这是满族进入中原地区以后遇到的一种可怕而常见的传染病,死亡率非常高。皇帝本人也未能幸免于难,从发病到死亡只有五天时间。

临死前,顺治指定由年轻的三皇子玄烨继位。这就是康熙皇帝。他其后对汉族知识分子的政策和所起效果,值得我们深思。

2

康熙登基后,西南王吴三桂叛乱了,清军和吴三桂在湖南对峙,双方胜负尚未可知,很多势力都在骑墙观望。

清廷急需加强跟接受清政权统治的汉族士绅搞好关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做好统战工作,稳住他们,不要跟随吴三桂造反。

特别是满洲八旗战斗力下降的现象非常突出,明清换代时期一起打天下的汉族将领也大多老病不堪,还有很多跟着吴三桂叛乱了,叛军一直打到四川和陕西,康熙不得不大量提拔任用一大批年轻的汉族将领。

这一批新人手上没有屠杀同胞的“血债”。用黑道的规矩来说,就是没有“投名状”。要确保他们的忠诚度,康熙就必须得做出一副自己是不分满汉、尊重汉族知识分子的“天下共主”的姿态出来,自己不仅是满洲人的大汗,还是全中国人的皇帝。

康熙在这方面下的功夫很足。

立太子,而且按照汉人的嫡法立嫡长子,就是这一套统战大戏中的一个方略。

清史专家姚念慈在《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一书中认为:“正是在三藩之乱期间,清廷标榜汉化、满汉一体的做法才逐步进入高潮”。

立太子后两年,康熙又设立南书房,延请汉族名儒给他讲解经史子集,担当政治顾问。年底,又颁下自己亲自撰写的《御制日讲四书解义序》,展示在学习儒学方面的心得体会。

《御制日讲四书解义序》是一篇纲领性的政治文件,康熙借此向全天下宣布:清朝将遵从理学道统,并将皇位的合法性来源归结为道统。开篇第一句就是:

“天生圣贤作君作师,万世道统之所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

然后,康熙按照理学思想回顾了孔孟之道与君王治理天下的关系,说明“道统在是,治统亦在是”,而自己的政治责任就是“进于唐虞三代文明之盛”。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忠于汉族理学理想的圣君形象。3

1670年,三藩之乱的第六年,吴三桂刚刚在湖南称帝,康熙就立马搞了一个“博学鸿儒科”,网罗和拉拢汉族士绅中的文化名人。

“博学鸿儒科”这个名头是康熙自己想出来的。有两个典故,一个是唐明皇李隆基搞过“博学鸿词科”,在已经考取进士的人里边,再由皇帝亲自挑选一批更高级的人才;第二个典故就是刘禹锡的《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把这两个典故合起来,把“鸿词”改为“鸿儒”,既表示效法唐朝,又比唐朝还要尊重士人。

光是“鸿儒”这个词就足以令儒生们感到光宗耀祖,更何况是皇帝钦点。康熙可以说是把汉人知识分子的这点虚荣心研究透了。

皇帝下令各地官员推荐人才,不管有没有取得过功名,只要才学足够高,都可以推荐来参加“博学鸿儒科”的考试。黄宗羲、顾炎武、李颙、傅山等拒绝跟清廷合作的大儒名士自然全都被列入了推荐名单。

黄宗羲、顾炎武直接以自杀相威胁拒绝参加,并拒见任何清廷的官员。李颙也不愿意来,康熙亲自去陕西拜见他,被拒之门外。康熙也不生气,亲笔写了一块匾额“志操高洁”送给他。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