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雄一世的赵武灵王为何最终憋屈饿死?政治容不下太多感情

2020-11-07 16:57:56 作者: 豪雄一世的赵

最初知道赵武灵王,是上学时候的历史课。当时学到胡服骑射,还没有什么感觉。到自己真正读史的时候,看到他的事迹,感觉英风豪气,扑面而来!

赵武灵王少年继位于危难之际。赵国的前一代君主—赵肃侯离世时,赵武灵王年仅十五岁。

赵肃侯的离世,给赵武灵王带来了继位之后的第一个考验,魏、楚、秦、燕、赵—五国精锐之师,万人会葬。名为会葬,实为会猎!猎物就是旧王刚去世,人心惶惶,而新王尚年幼的赵国。

赵武灵王一方面利用当时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外交手段沟通联系会葬五国之外的国家,达到制衡会葬五国的目的;另一方面,全面备战,毫不让步,宁愿鱼死网破也不示弱。赵武灵王的英明果断举措让会葬五国无功而返。

十五岁的少年,度过了他继位之后的第一关,也初步展示出了他高明的政治手腕和果敢无畏的英气。

在旧王刚去世,举国惶恐不安的形势下,少年赵武灵王的表现无疑给了整个赵国信心和凝聚力!

接下来,赵武灵王为了提升赵国战斗力,不拘泥于祖宗成法,推行胡服骑射,使本就民风彪悍、勇猛善终的赵国人战力日益提升。

于是赵武灵王大展拳脚,吞灭中山,大败林胡、楼烦,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赵武灵王通过不纠缠中原战场,北向发展的战略,壮大了赵国国力,奠定了赵国强盛的基础。

这样雄才大略的人物为什么最终却沦落到被饿死的憋屈结局?原因在于赵国王位的传承。

赵国太子之位本来是属于长子赵章的。谁知赵武灵王英雄难过美人关,得到爱人吴娃之后,为之数年不上朝。爱屋及乌之下,废旧太子,立吴娃所生的儿子赵何为太子。

为了专心军国大事,赵武灵王自称主父,传位给了赵何,即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虽然退位,但仍然是赵国政权的实际掌控者。

赵何继位之后,赵主父(赵武灵王)让他召见群臣,自己从旁窥视。发现本来应该做赵王的长子赵章,现在反而要向幼弟俯首称臣,看起来很失意,赵主父就很不忍心。

这时候,吴娃已经离世,赵主父之所以废赵章,改立赵何为太子,原因就在于对吴娃的喜爱。

吴娃不在之后,心中的天平又开始偏移。看到长子的失意,赵主父也觉得很不好受,于是想把赵国一分为二,让公子章在代郡称王。思来想去没拿定主意,暂时搁置了。

赵主父在传位态度上的游移,造成了自己的悲剧。给了赵章和他的利益团队造反夺位的野心,也给了赵惠文王利益团体为了保住既得利益铤而走险的决心。

赵主父和赵惠文王出行沙丘的时候,赵章悍然作乱,意图杀死赵惠文王篡位。谋反者被赵惠文王的人打败。公子章失败之后跑到赵主父那里,被赵主父接纳。两者一起被围困。公子章死后,赵惠文王的人并没有解除围困,而是商量:“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

大体意思是,我们为了抓住公子章,把主父一块围困了,现在公子章死了,即便是解除围困,我们也没啥好果子吃。

与其这样,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主父困死算了,这样赵惠文王的位置稳固了,自己团队的利益保全了,也不用怕主父找后帐。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雀鷇而食之。三月馀,饿死沙丘宫。

就这样,一代雄主,被活活饿死沙丘宫,这恐怕是他自己做梦也想不到的结局吧。

赵武灵王的结局,是王权之争的结果,也是他在确定王位继承人时,优柔寡断酿成的悲剧,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同时,他是对于自己的掌控力太自信了。在王权更迭的时候,各个利益集团的力量,纠缠争斗,足以形成一股洪流,湮没掉一个人的力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