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戎马半生,连霸王项羽也能击败,为何要对匈奴采用和亲策略?

2020-11-08 06:25:13 作者: 刘邦戎马半生

起初刘邦对此消息也是将信将疑,一连派出十来支军探前去侦察,得到的反馈皆是代谷守备松懈,可以突袭。刘邦依然不太放心,再次派出业务能力出众的资深军探娄敬前去侦察。

娄敬做事果然缜密,这次他发现了匈奴部署的驻军大有蹊跷,代谷中驻扎的都是些老弱伤残,明显不是主力部队,娄敬当即断定,这是冒顿诱敌深入的诡计。

娄敬得到这样的结论后,不敢耽误,立刻返回汉营,准备阻止刘邦进攻代谷的计划。可他还未到达汉营的驻地,却发现汉军已经倾巢而出(也不知刘邦是搭错了哪根神经,为何不等娄敬的反馈)。

娄敬大惊失色,紧急求见刘邦,向他说明冒顿陈兵代谷是有意示弱,意图诱敌的判断,冒死请求刘邦下令停止进军,但刘邦听不进去,反而认为娄敬的行为有妖言惑众、涣散军心的嫌疑,不仅不撤兵,反而下令将娄敬投入了监狱。

然而刘邦很快就尝到了自以为是带来的苦果。果如娄敬所言,冒顿早已布下埋伏,只等刘邦自投罗网了。当刘邦陈兵于白登山时,匈奴四十万主力大军如潮水而来,将白登山围得水泄不通。

刘邦被困七天七夜,双方相持不下,可汉军被围,粮草供应困难,且天气寒冷,士兵的非战斗减员非常严重,如果再不突围,恐有不战自乱,全军覆没的危险。

于是陈平献计,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白登山之战,刘邦虽然逃脱,但对于原本实力相差不大的汉军与匈奴军来说,却是一场事关士气与国力的较量,这一局,刘邦输了。从那之后,汉军对匈奴的军力产生了一种难以言状的畏惧。

三、根据当时国力,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刘邦有个为人称道的品德,那就是知错能改。白登山之战后,刘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便将娄敬从监狱中放出来,并诚心诚意地道了歉,还将娄敬封为“建信侯”,并加以重用。

白登之围后不久,冒顿又向汉朝发起了挑衅,刘邦为此非常郁闷,便向大臣们征求解决边患的方案。这回,娄敬抛出了与匈奴和亲的提议,并为刘邦分析了为何应当进行和亲的原因:

1、汉朝本身就帝国初立,百废待兴,又经历了与匈奴的大战,国力消耗严重。这种时候需要的是休养生息,积累实力,切忌再起战事,以当时大汉的国力,如果被长期拖入战争,恐怕国家难有强盛之日。

2、匈奴是游牧民族,没有华夏民族传统的礼仪观念,所以与他们打交道,是讲不了道理的。既然没法讲理,又不能用武力将其臣服,倒不如成为亲戚,以亲族感情为纽带来制衡,达到保持友好关系的目的。

毕竟以当时汉朝的国力和军力,与匈奴进行长期军事抗衡的话,对国民经济和百姓生活都将是巨大的消耗,与其长期积贫积弱,不如韬光养晦,练好内功,蛰伏待机。

刘邦觉得娄敬的建议很切合实际,虽然和亲对大汉来说难免窝囊,但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恐怕这也是最能兼顾周全、顾全大局的方案了。

和亲政策实行后,汉与匈奴的关系确实得到了改善,但边界冲突依然不断,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匈奴单于高高在上、威慑四方,动不动就对大汉朝兵戎相见,俨然一副北方霸主的架势,这让大汉的统治者们,内心深处依然惴惴不安。但迫于形势,又不得不将和亲政策持续下去。

不过历史是发展的,强与弱也是可以此消彼长,互相转化的。或许正是因为刘邦审时度势、忍辱负重实行了和亲政策,才为汉朝几代人赢得了休养生息,提升国力的时间,才为后来汉武大帝的崛起,创造了必要且必须的条件和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