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为什么不能横扫北宋、打到汴梁?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2020-11-08 20:06:02 作者: 契丹为什么不

定州监军袁继忠第一个抗旨:我将身先士卒,死于敌矣。意思是你们爱打不打,反正我是宁愿战死,也不受辱。

黄门林延寿等人,立即请出诏书:不许不听话,这里有圣旨。执行圣旨的,不是传旨黄门,而是前线监军。但这时候却是监军大人要抗旨。

而定州都部署李继隆,也是一个长期抗旨的角色,附议袁继忠、支持出战。李继隆是赵光义的大舅哥,不抗旨都对不起自己的外戚身份。

河北方面军的前敌主帅和和河北方面军的前敌监军,集体抗旨。于是,赵光义的圣旨成了一张废纸。为了给契丹人当头一击,李继隆还把易州静塞军调到了漕河前线。

赵光义北伐的时候,在战场上缴获了四万匹战马。然后,以这四万匹战马为基础,精选易州士卒,亲自督建了一支骑兵部队,即静塞军。静塞军,满编三千人,每人五匹战马,人马皆披精甲,统配弓箭和钩镰长枪。可以说,这是大宋最精锐的骑兵部队,而且还是皇帝亲自督建。在与契丹人交战的过程中,静塞军从无败绩。在宋辽金蒙时期,其与契丹的铁林军、西夏的铁鹞子、女真的铁浮屠和蒙古的重甲骑兵,并称五大铁骑。

所以,也就李继隆这个外戚敢把赵光义的心肝宝贝调到战场上来。然而,静塞军是来了,易州却被契丹攻破了。而静塞军的妻子儿女全在易州,成了契丹人的俘虏。李继隆担心兵变,准备把这支军队分散到各军。但是,监军袁继忠却认为:这时候只能用人不疑,“奏升其军额,优以廪给”,才能笼络住这支铁军。李继隆接受袁继忠的建议,厚赏静塞军,静塞军感动非常、誓与契丹死战到底。

当年十一月,契丹大军,兵抵漕河(今河北满城以北)。静塞军率先出击,一股铁流冲向契丹大军,立即冲垮契丹军阵。随后,李继隆指挥定州主力渡过漕河,狂奔突击、大肆掩杀。此战,“斩首万五千级,获战马万匹”。

漕河之战(或唐河之战),虽然斩杀甚多,却依旧没有改变宋辽战局。契丹人利用自己的骑兵优势,仍在华北平原肆意驰骋。

公元989年,七月,契丹战神耶律休哥亲自带队、入宋作战。

威虏军(今河北徐水西遂城镇,后改称广信军)军粮不继。于是,宋太宗诏令定州都部署李继隆以定州步骑万余人向威虏军输送粮草。所以,耶律休哥就是来趁火打劫的,作战任务是截杀宋军的辎重部队。

北宋的行政架构,是州、县两级。州以上的道(后改称为路),属于监察区,由转运司、提点刑监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组成,但不是算正式的一级。州一级,包括府、州、军、监四中设置,府最重,比如开封府;州次重,比如代州;军,设置在军事要冲;监,设置在产矿地区。

所以,威虏军以及唐河之战的静塞军,既是一支军队,又是州一级的行政单位。但华北平原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军事要冲。于是,一旦宋军丧失主动,契丹人完全可以在河北坚城之间来回穿梭。这就是失去幽云十六州之后的尴尬。

获悉宋军要向威虏军输送粮草后,战神耶律休哥亲率八万大军(有说三万),放过一众坚城,直接跑到北宋后方,袭击这支辎重部队。

战神带队的契丹骑兵,已经嚣张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一场偷袭宋军辎重的作战,硬是被契丹人打成了明牌,契丹骑兵在河北大地横冲直撞。这基本上就是在挑衅北宋:我就是要截杀你的辎重队啦,然后,你又能如何?

耶律休哥的八万主力一路南下,正好撞上了宋军缘边都巡检使尹继伦所部、步骑千余人。但,耶律休哥竟不理会这伙北宋边防部队,连声招呼都不打,便扬长而去、继续向南。

尹继伦怒火中烧,对所部将士说:看到没有,人家就没把咱们当盘菜,等打完大仗,再回来顺道收拾咱们;士可杀、不可辱,“纵死犹不失忠义,岂能为边地鬼乎”。在尹继伦的动员下,这支北宋巡逻队集体愤怒了。于是,不仅不跑,反而悄悄跟踪耶律休哥的契丹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