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
到了贞观年间,太宗皇帝李世民在治理国家之余,也非常喜欢书法,尤其偏爱王羲之的字,可以说是王羲之的头号“粉丝”。太宗皇帝通过各种方法,甚至是不择手段,搜寻了不少王羲之的真迹,这其中便有久负盛名的《兰亭序》,这也是花费了不少功夫才从辩才和尚那里“智取”而来。得到后太宗皇帝可真是爱不释手,没事就拿出来欣赏、临摹。
冯承素 神龙本
各位皇子还有王公大臣都想一睹《兰亭序》真貌,可太宗皇帝害怕会有一丝损坏,于是便想出一个办法,让大唐著名的书法家们来临摹《兰亭序》,将临摹本赐予皇子与各位王公大臣。这其中公认最接近王羲之风格的当属冯承素的神龙本。不仅冯承素,唐初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都有临摹,但最终流传下来的只有虞世南、褚遂良的临摹本。从此以后,《兰亭序》真迹便一直在太宗皇帝手中,临死前还让儿子李治将《兰亭序》和他葬在了昭陵。
褚遂良 临摹
可万万没想到,昭陵在此后经历了一场灾难,伴随着灾难《兰亭序》真迹就此人间蒸发。五代时期,梁朝关中节度使温韬利用手中割据的权力,趁着大唐灭亡的机会,几乎将唐朝各位皇帝的陵墓全部挖开了,将财宝抢劫一空,昭陵自然也难逃一劫,按道理《兰亭序》真迹应该落到了温韬手中,但《兰亭序》真迹却也从此时便人间蒸发了。
温韬《兰亭序》真迹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尽管后来有个各种对于《兰亭序》真迹下落的猜测,但都已无法证实。有专家学者认为,种种迹象表明,可能《兰亭序》真迹已经不在人世了。
虞世南 临摹
为什么这么推测呢?回顾王羲之写《兰亭序》时的场景,趁着酒劲,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写下千古名篇。注意一个细节,就是王羲之当时是写在蚕茧纸上的,可以说《兰亭序》真迹本身就是一份草稿,王羲之酒醒后曾誊写数十遍都无法达到第一遍的神韵,只好放弃,将草稿收藏。
兰亭序 “之”字
蚕茧纸虽然是优质的纸张,但它的保存也是有年限的,经过了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无论《兰亭序》真迹是在地下继续当陪葬品,亦或是还藏在人间,作为纸张到早已化为尘埃了。
真是令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