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近代的大航海浪潮与地理大发现开始前,郑和等人走的海路本身就属于传统丝绸之路的分支。可以说在汉唐时期,很多航线就已经存在。例如汉朝时的中亚商人,经常将玉门关以东的商品贩运到阿富汗和北印度。随后用船代替畜力,严重印度河进入阿拉伯海,直抵波斯湾。甚至还有希腊罗马商人,以埃及为基地,直接依靠印度洋季风横穿大洋,直达印度。
当时的海上贸易路线依然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补充
但这些规模日渐扩大的海上贸易,依然无法脱离陆地运输。毕竟,很少有商贩会远航到斯里兰卡岛以东的地方。大宗商品在抵达几个主要港口前,都需要借助丝绸之路来运送。而一旦陆上线路受阻,那么港口也就无货可收。加之古代的航海技术比较有限,直航距离与区域只是航海活动中的少数。大多数商船都需要贴着海岸前进,随时增加补给品或进行频繁的转手生意。
这个趋势在海运大有进步的隋唐到蒙元之间,仍旧没有太大变化。后来居上的阿拉伯人,可以通过阿拉伯半岛绵延至广州、泉州与香料群岛的沿海路线,贩运货物。但更多的商队,还是会从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出发,经过中亚的伊斯法罕与撒马尔罕,进入西域和中原。
一副15世纪欧洲世界地图上的郑和宝船
明初在限制西北陆上贸易的同时,也通过海禁杜绝了大部分沿海贸易。但郑和这代人,还是通过最后一批有过出海行商经验的穆斯林帮助,重走了那些有2000年历史的航线。传统的中式帆船,也在这些阿拉伯海商后裔的帮助下,做了结构上的改进。以便加适应远距离的长时间航行。只是因为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失误,让这种大规模航海最终停止。
不可忽视的非经济因素
明朝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局部)
今天的我们,在回看明朝前期的对外关系,还是不能忽视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很多今人难以理解的思维方式,却在当时构建着决策者们的世界观。
明朝帝王的对外联系,有相当部分是为了确立自己的权威。尤其是远有汉唐帝国这样的跨区域力量,近有蒙元帝国这样非常外向型的前任。新皇帝更需要在这些方面做出成绩来,彰显自己的能力,宣扬自己的天命。
以郑和的七次航海为例。他们不仅要用朝贡贸易模式,去各国统购香料、玛瑙、宝石等奢侈品,还带回了仅供皇帝本人观赏之用的狮子与长颈鹿。
郑和的船队带回了不少供贵族把玩的奢侈品
当明成祖在皇家园林中鉴赏东非来的麒麟,随船抵达的各国使节也已经在各处等候接见。考虑到元朝皇帝忽必烈,曾经派人南下远征占城与爪哇。作为全权特使的郑和,也就有了在西洋各国用兵的权力。因而,他不仅三次在下西洋的过程中使用武力,也为明朝在马六甲和巨港建立了类似藩属的前哨基地。外番君主到紫禁城里向皇帝行礼,自然也被篡位者朱棣用以对内证明自己。
郑和曾经在下西洋的过程中三次使用武力
再说当时对西北方向的外交活动。明朝实际上对来自中亚的技术类产品也非常痴迷。这其中既有品种优良的战马,也有质量上乘的盔甲与刀剑。虽然每次用朝贡手段活动的数量都非常有限,但用来装备皇帝本人的禁军还是不成问题。
至于帖木儿帝国的壮大,也让明朝人觉得可能出现了一个新的威胁。尤其是帖木儿本人经常也以蒙元帝国继承人自居,还亲自策划与发动过对明朝的军事心动,扣留明朝派往中亚的使节。因此,即便换了更为怀柔的继承人,明朝任然对这个西面的强邻要保持警惕。而对方的目的也已经从军事征服,转为了发展国内经济。明朝在整个15世纪都对其朝贡贸易开绿灯,也算是一种基于现实考虑的妥协。从帖木儿帝国来的使节,一般都获得了比其他番邦更高的接待规格。随团商人也能够更自由的在沿途市场上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