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的内蒙古通辽老照片

2020-11-12 16:55:20 作者: 1924年的

在前往通往札鲁特旗领地开鲁的途中,七月的沙丘,太阳照射,热风卷砂,两个蒙古族百姓骑着马前行。

一位蒙古王爷的内室夫人,正坐在椅子上,只见其容貌富态,面露浅浅笑意。

蒙古族百姓以放牧为生,成群的牛羊在草场之上觅食,远处可见几家平房,天地相接,辽阔无边。

位于通辽白音太来地区的旷野,两只骆驼,一蹲一立,正在休息着。

位于通辽境内的莫力庙喇嘛双塔,为装饰性纪念佛塔,左侧为息诤塔(或者是天降塔),纪念释迦牟尼平息僧侣内部争论而建,由基台、塔座、塔身、塔顶构成,基台四角各置一石狮,塔身四级八角形,右侧为尊胜塔,纪念释迦牟尼弟子祝愿他长寿佛法永驻之意,其塔身为三级圆形。

地处通辽的莫力庙本堂,寺庙原名集宁寺,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历时十年建成,后历代多有扩建,因地处西辽河的拐弯处,而拐弯当地人称“莫力”,因而俗称为莫力庙。

草原上的一位蒙古族百姓,正拉着牛车行驶在草地上,牛车有四头牛牵引,木车上拖着一根木头。

沙丘上的人头骨,这是当时蒙古族普通百姓的一种葬式,去世之后的亡者,放置在旷野中,供野兽咬食,再由喇嘛僧诵经超度。

白音太来的郊外,草原上白雪皑皑,暮色时分,一个骆驼队慢行而来,前方一人身穿皮袄,牵着头驼。

当时属于热河省的开鲁县大街,远处的城门清晰可见,空旷的大街上,行人稀少,正中是一位蒙古族老人牵着三头牛走来。

位于开鲁县与林西县之间的一条大道,此地原为湖底,因干涸而成平地,长长的马队通过其上。

位于开鲁县附近的农家,有着汉族风格的土屋,见证了开垦移民的历史,前方是两个谷仓。

一处百姓家的家庭用具,最上面的是鹿角装饰品,桌子上是帽子、银手镯、袋子、北展等物。

蒙古族百姓在旷野中设置的敖包,用石子堆成,除了有祭祀天地的用途,还有指引路标之用。

敖包的顶部,一颗大石上,绘有佛像,上面堆着大小不一的石块,每年的祭祀,祈祷风调雨顺,护佑平安。

街市上的苦行僧,一手托饭钵,一手转着佛器,一路上风餐露宿,四处行游,衣衫已然残破,神色却透着坚毅。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