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挖野菜充饥,为何不吃放的羊呢?19年后发现苏武真高明

2020-11-12 20:11:36 作者: 苏武牧羊挖野

在汉朝时期,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同西域各国的联系,打通了路上丝绸之路,为汉王朝统辖西域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除了张骞,汉朝还有许多伟大的使者,他们遭遇险境,却不屈不挠,坚守着汉王朝的气节,而苏武就是其中一位。

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野蛮扣押,他坚贞不屈,不肯投降匈奴,被匈奴放逐到北海牧羊。苏武在艰难的环境中,依旧手持旄节,展现了苏武的民族气节。那么苏武在北海牧羊,为何宁愿挖野菜吃,抓老鼠吃?也不吃放养的羊呢?

公元前100年,匈奴新单于登基,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命令苏武担任正使,张胜担任副使,带领一百人的使者团,出使匈奴。但是,在出使任务完成后,匈奴上层发生政变,匈奴扣押了苏武等人,而苏武被押到匈奴单于面前后,苏武当即表示:“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苏武准备引刀自尽,被匈奴人给拦了下来,苏武在一开始就抱着必死的信心,他是坚决不会辱没汉节的,他想要用一死,证明自己的忠心。苏武被匈奴人救活后,单于也感叹苏武的气节,想要劝说他归降。

于是派来汉朝降将卫律前来劝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张胜有罪,但是您是无罪的,你看我投降单于后,被封赏了爵位,而且还有满山的马和羊。您若归降单于,封赏必将比我还高。”而苏武怒斥卫律:“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匈奴单于看到苏武的忠心,采取了一个狠毒的手段,他们将苏武放逐到北海苦寒之地,让他在北海牧羊。匈奴的意思是考验苏武的决心,如果苏武动摇了,就有可能会投降。

而他们低估了苏武的决心,苏武来到北海后,没有食物吃,他挖野菜,抓老鼠充饥,依旧手持旄节,表明自己为国尽忠的决心。后来,单于还派遣投降的汉将李陵,前来劝说苏武,苏武面对投降的李陵,大骂李陵卑劣的行径,他表明了自己的决心:“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李陵劝说失败,离开了,苏武依旧坚守着自己的本心,从未屈服于匈奴。苏武常常饿肚子,吃不饱穿不暖,有人会问,苏武不是牧羊吗?为何他不吃放的羊呢?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是副使张胜叛变,匈奴人已经耻笑汉朝使者的气节,在他们眼中,汉朝使者没有气节,只会屈服于武力。而苏武作为使团的正使,张胜谋反,他也有罪。他要用自己的气节,为汉朝使者正名,为大汉王朝挽回荣誉,虽死无憾。

第二点原因是当初匈奴单于让苏武牧羊,给他的全部都是公羊,并且戏谑的说:“等到公羊下崽,就放你回汉朝去。”我们都知道,公羊是不可能下崽的,苏武如果吃了羊,在匈奴人看来就是决心动摇了,苏武就是可以劝降的,因此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苏武宁愿吃老鼠,也不吃羊。

第三点原因是苏武放的羊数量是确定的,因为都是公羊,苏武作为汉朝使者,代表了汉朝的形象。苏武明知道公羊就是匈奴的考验,他更加不会吃羊肉,因为这有辱汉朝的国家形象。汉昭帝登基后,汉朝派遣使者询问苏武的消息,匈奴人迫于压力,将苏武释放。经历了十九年的牧羊生活,从北海苦寒之地,苏武终于手持旄节回到了汉朝。同他一起回国的,还有九位使团成员,他们也坚守了汉朝使者的气节,同苏武一同回国。

苏武北海牧羊,让匈奴人得知了汉朝人的气节,苏武用自己的忠诚,让匈奴人叹服,匈奴人纷纷归降汉王朝。19年后,再看当初苏武的选择,发现他真高明,既保持了汉朝的国家尊严,又坚守了自己的本心,最终在长安百姓的欢迎下,返回了祖国,苏武百世流芳。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