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于两千年前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造福万民免遭水患,智慧超群

2020-11-15 00:00:41 作者: 古人于两千年

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宝瓶口宽度和底高都有严格的控制,底宽14.3米、顶宽28.9米,口内即内江流入的进水口宽70米,口外出水口宽40-50米,古人在岩壁上刻了几十条分划,取名“水则”,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

宝瓶口同飞沙堰配合具有节制水流大小的功用,是控制内江进水量的关键,通过干渠经仰天窝节制闸,把江水一分为二,再经蒲柏、走江闸二分为四,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倾斜,沿大小各支引水渠不断分流,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上一千余万亩农田。

宝瓶口的作用,一是引水,它是内江进水的咽喉,二是限流,由于瓶口口径限制,过量洪水不能一涌而入,使得洪水只能从飞沙堰上流回外江,而不会流进灌区造成水患,三是排沙,壅水现象使得大部分泥沙通过飞沙堰排出,少部分的泥沙停留在固定的一段河道内,便于枯水季节集中清除。

都江堰的无坝引水生态工程,以不破坏自然资源为前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分洪减灾、引水灌田、变害为利成为世界水资源利用的最佳典范,都江堰可谓是千古受益的伟大工程,也是中华民族的改造自然的奇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