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五次北伐,目的地都是陇右,为什么不直取关中呢?

2020-11-16 18:29:15 作者: 诸葛亮五次北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一统天下,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历经7年。诸葛亮五次北伐可分为:两次大型全面战争(第一次北伐,第五次北伐);一次中型区域战争(第四次北伐);两次小型局部战争(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数次北伐却战果寥寥,诸葛亮却只能坚持,不止是因为自己匡扶汉室的愿望,还因刘备的期望,这份期望一直伴随他到最后一次北伐,最后病逝于五丈原,终年54岁。对于诸葛亮北伐来说,目的地主要在陇右地区,而不是兵家必争的关中。

陇右”一词则由陕甘界山的陇山(六盘山)而来,六盘山以西,包括今天水市、平凉市、定西市、兰州市。指陇山以西,黄河以东地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陇右”最早约出现于汉末魏初,但溯其渊源,“陇右”一词则由陕甘界山的陇山(六盘山)而来。古人以西为右,故称陇山以西为陇右。古时也称陇西。那么,问题来了,蜀汉丞相诸葛亮五次北伐,目的地都是陇右,为什么不直取关中?

首先,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其目的地是陇右(今陕甘界六盘山以西的广大地区),但是,他并没有将矛头直指陇右,而是先派大将赵云、邓芝为疑兵,虚张声势地表示要从斜谷(今陕西眉县南)攻取长安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在汉中之战后,曹魏也担心蜀汉会趁势攻打关中,所以,在关中一带,曹魏自然云集了重兵。在诸葛亮释放出可能要攻打关中的态度后,魏国的曹叡果然上当,派大将军曹真率兵进驻眉县,抵御蜀军。在曹魏一方判断错误后,诸葛亮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今甘肃陇南礼县祁山堡)方向进攻,当数万精锐的蜀军从天而降的时候,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不战而降。

这下,魏国朝廷感到非常惊讶和担心,他们这才明白了诸葛亮的真实意图,急忙之下,魏国火速派出名震天下的大将张郃直扑陇右。就连曹叡也移驾长安,摆出了一副御驾亲征的架势。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亮之所以能够迅速攻占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显然还是因为曹魏在该地区的兵力本来就比较薄弱。自东汉末年以来,该地区的战争比较频繁,又存在羌胡等势力,所以,不管是东汉王朝还是曹魏,都无法全面掌握陇右地区。正是看出了这一问题,诸葛亮将北伐的主攻方向放到了陇右一带,而不是重兵云集的关中地区。

公元228年,诸葛亮知道张郃乃是魏之名将,此番率军前来必定来取汉军咽喉之地街亭。诸葛亮正欲派将镇守街亭时,忽闻参军马谡请命,要领一军往汉军咽喉要道街亭把守。诸葛亮排除其他众将质疑,提拔马谡防备汉中。不出诸葛亮所料,张郃果然率领大军来取街亭。可是马谡根本不遵循出兵前诸葛亮安排的部署,也不顾副将王平的劝说。执意将大军屯兵于一座孤山上,不在当道险要之处下寨。以至于被张郃率将包围在山上。

最终,马谡被张郃击败,丢掉了通往陇右的关隘——街亭。同时,赵云在褒斜道也出兵不利,被曹真打退,曹真随即率军北上,攻打投降蜀汉的安定郡。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街亭失守,蜀军丧失了全部有利形势,也即陇右地区已经获得了曹魏的支援,所以诸葛亮无法继续攻打陇右的郡县了。在此背景下,诸葛亮取西县千余家,后引兵退回汉中,这促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最终功亏一篑。不过,从战略上来看,诸葛亮攻打陇右的策略,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只是具体的战术层面上,马谡没能守住街亭,这才让蜀汉前功尽弃的。

另一方面,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陇右虽然远离关中,但其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这里不仅民风彪悍,马匹也是很强壮的。早在战国时期,秦国骑兵的战马就是大量的来自陇右,大秦帝国正是因为有了陇右的骑兵,这才可以削弱山东六国,乃至于实现一统天下的目标。秦朝末年到西汉初期,西楚霸王项羽也是得到了精锐的陇右骑兵,才创下了三万人马杀退几十万联军的奇迹。而在项羽之后,汉朝也是从这里出征西域,创造了诸多传奇。在冷兵器时代,掌握了陇右,也就代表掌握了强大的战斗力,可以打造一支精锐的骑兵,乃至于获得比较精锐的战士。比如在东汉末年,董卓带来的西凉铁骑,就拥有比较高的战斗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