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泚本有机会成为“郭子仪第二”,为何又选择谋反?

2020-11-18 11:15:25 作者: 朱泚本有机会

王思礼找了半天没找到人,就认为这个年轻的骑兵已经战死在了潼关战场上,而且就是因为他把战马给了自己,所以才死的。

这个骑兵就是张光晟,他知道王思礼一直在找自己,但他却一直没有露面。直到有一次,当王思礼打算处罚河东节度使的时候,张光晟才再度出场。

当河东节度使被王思礼吓得浑身发抖的时候,张光晟对他说:“我就是王司空一直苦苦寻找的无名骑兵,希望您派我当信使,我们可以利用这层身份,帮您求求情。”

我们可以想象,当王思礼听到河东节度使的信使前来求见时,绝不会有什么好心情,因为王思礼已经打算处罚河东节度使了。

但王思礼突然发现,这个信使竟然是他一直苦苦寻找的人,那种心情变化之大,肯定是极富戏剧性的。

王思礼当时肯定在想,怎么会是你?这么多年来,你怎么从来也没有找过我?我这么多年一直在找你,你知道吗?

就我理解,这是助人为乐之后最成功的投资操作之一。如果张光晟一开始就找王思礼,那份恩情自然能换取巨大的价值,但这价值肯定是有限的。

但当张光晟在这种戏剧化的场景下出现时,这种价值就被无限扩大了。因为,谁听到这件事,都会感到张光晟就是一个极尽传奇色彩的人物。

张光晟对一个大人物有恩,而这个大人物又一直表示想报答他,张光晟却从来不去找那个大人物。后来张光晟之所以要找这个大人物,也是因为自己的顶头上司有难了,所以张光晟才勉为其难地暴露身份,绝不是贪图那位大人物的报答。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王思礼破格提拔张光晟,就算被皇帝知道了,肯定也会非常认可。因为这种忠义之士,怎么看也好像是从英雄传奇故事书中走来出的。

当然了,张光晟后来的表现也非常优秀,只是一切离我们的主题太远,这里不多说了。我们只要知道,张光晟是一个极尽传奇色彩的人,而且以忠义著称于世就可以了。

但就是这样一个以忠义著称的人,却在朱泚叛乱时选择了支持,这似乎可以证明当时朱泚叛乱非常得人心。

要知道,当时站在朱泚身后的著名人物,并不只有一个张光晟。还有几个非常著名的人物,也都站在了朱泚身后。

先是休以才能,光晟以节义,镇以清素,都官员外郎彭偃以文学,太常卿敬以勇略,皆为时人所重,至是皆为用。

这些人其实也都站在十字路口,经过各种盘算,最后选择了上策。

他们都认为,推翻大唐帝国,建立一个新帝国更符合自己的利益,所以就站在了朱泚身后。

当时还有一个叫段秀实的名将,他站在十字路口的时候却坚决与朱泚划清界限,显得对大唐非常忠心,结果呢?段秀实很快就死了。

由此可见,当时的朱泚虽然选择错误,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被人推着走的。只不过他这回的命数实在太差,所以很快就死无葬身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