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盟:李世民心中的一根刺,不拔不痛快

2020-11-19 10:26:42 作者: 渭水之盟:李

但是,颉利可汗心理上被镇住应该是事实。李世民久经沙场,最懂排兵布阵。当时唐军虽然不多,但是排列整齐,旌旗遍野,让颉利可汗看不出李世民究竟是带了多少兵马,而且当时执失思力并没有出现在李世民身边,让颉利可汗明白他的处境并不好,又李世民整饬好军队后,独自上前同颉利可汗讲话,这样的胆识和自信更加迷惑了颉利可汗。

李世民的一番安排,将颉利可汗镇住了,但是这样并不足以让突厥撤兵。接下来就是李世民的艰难时刻,与颉利可汗订盟,答应给他们足够的财帛,这也是突厥进犯大唐的最重要目的,只要目的达到,他们就会撤军。

两天后,李世民和颉利可汗在便桥杀白马歃血为盟,大唐送上财帛,突厥撤军。一场战事就此消弭,但是留给李世民的心理阴影却怎么也消除不了。做为一名统帅,与敌人签订这样的盟约确实屈辱,但是,李世民首先是皇帝,其次才是军事统帅,他要为大唐负责,为大唐的子民负责。他曾与萧瑀有过一段对话,萧瑀说自己看不出李世民的计策,李世民表示他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但是他不打算开战。并说:

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一与虏战,所损甚多;虏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吾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志意骄惰,不复设备,然后养威伺衅,一举可灭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

所谓能屈能伸才是真英雄。

渭水之盟签订后不久,颉利可汗就献上了三千匹马和一万头羊,但是李世民并没有接受,而是让颉利可汗归还之前掠夺的中原人口,并让其归还去年俘虏的温彦博回朝为官。

之后李世民心中有一团火,誓要灭掉突厥,一雪前耻。他勤勉政事,发展经济,提升国力,为将来的大战做准备,而且李世民闲暇的时候亲自在显德殿的庭院里训练各卫士兵箭术。

三年后,时机成熟,李世民接受张公谨的建议,准备灭突厥。李靖为统帅,张公谨为副,还有李绩、柴绍、薛万彻、李道宗等各道总管出兵分道进攻突厥,后来的大唐名将苏定方也参与了该战。李靖在630年的正月领三千精兵突击突厥,迅速攻进定襄城,颉利可汗的心腹康苏密投降大唐,并带来了杨政道和萧皇后,颉利可汗仓皇出逃。

这一仗让唐军扬眉吐气,而李世民更是激动的说:

“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

李靖取胜的同时,李绩在白道也取得了胜利,颉利可汗再次让执失思力进京请求归降大唐。不过李世民并不打算就这样接受颉利可汗的归降,而是派出唐俭等人去麻痹颉利可汗。李靖同李世民的想法相同,选择继续进攻突厥,最终,突厥灭亡,颉利可汗也被李道宗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