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官吏的考课制度:管制官吏,推动政治清明

2020-11-19 18:33:26 作者: 隋唐官吏的考

导语:考课制度自隋唐建立以后,一直被各朝代的统治者根据自身的要求来沿用并改造,以便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要求。一方面,它能选拔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它能把一些具有不良行为和目的的官吏排斥在外。到底是什么,让考课制度在特殊的时期产生?考课制度有什么魔力,让各朝代的统治者沿用?

从字面上理解,考课是由考与课组成的。考,考核考试,如同《尚书·舜典》所言:"三载考绩",即为考察官吏在任命的时候依据国家法令而作出的行为。课,监督督促,如同《南齐书·武帝纪》所言:"宜严课农桑",即为根据国家强制性的行政计划而进行监课。换句话说,考课制度就是依照国家所颁布的法律依据,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在职的官员进行考核,同时还要依据官吏之间的不同表现和等级,作为职位升降与年终赏罚的一种手段和根据。因此考课制度又与官吏的铨选密切相关。

唐代科举制度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考课制度并不是单独而生的,而且依附着每个朝代不同的选拔方式应运而生的。从汉朝的乡举里选,接着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以后的科举制都是官吏选拔。为了保证管制官吏,推动政治清明,同时配合着选拔,国家对官吏的功过进行考核的制度,就是考课。

自最早的考课制度记载于战国时代,《周礼·小宰》中的"岁终则令群吏致事"等便可证明这一点。在战国时代,各个封建国家都实行了考课制度,而考课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上计。计就是计簿,记录着村粮、田地、税收、户籍的统计数据以及各地方的治安情况。每到了年终,地方长官都会带着计簿到都城并向国君和宰相。两人会根据计簿来加以对各级官吏考核,并根据好坏程度来奖励处罚。

到了秦汉时期,基本上都在沿用战国时代的考课制度,即以上计为主要的考核方式。考课的主持人是中央的宰相或三公。同时,考课的范围会越来越广泛,但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基本上,每年都会有常课,三年有大课。不过到了西汉时期,政府把考课内容安排过于详细,以至于"伤与苟细"。最后也未能在全国实行,不了了之。

而三国时期,战争不断,动荡不安,吏治不常,因此考课制度也没有很多进展。虽然政府机关人员对考课制度的规章一而再再而三地更改,包括对等级、年份有更加详细的安排,但由于因循日久,一方面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考格始宣,怀怨者众",最能未能有突出的效果。而且考课执法也没有走上正常化和制度化的正轨。

三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百姓生活动荡不安

众所周知,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随着各地区的经济联系相互紧密,中央集权也随之而来加强。在官吏任用方面,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都必须交给皇帝和中央任命以确保安全可靠。正因为官吏任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也导致了考课制度在内容、方法等等方面步入了正常化和严密化的进程。

唐朝的疆域图面积广大,一片盛世兴隆

唐代的官员,无论高低贵贱,都要接受相应的考课。基本上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小考评定官员的等第,而大考通过年年的累积而进行奖罚分明。这项繁重的考课过程,便由吏部的考功司来完成。考功司内部配有郎中、员外郎一名,同时为了加强制度的可靠性,在外由大臣担任考校使,分校京官,外官考。本来在唐朝就要检查职能的门下省和中书舍人也会如入一起来共同监督以确保考课的清明公正。时间期限也是会有人,一般在年底就会完成,以方便后续工作的进行。

中书舍人,作为考课制度的监督者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如此繁琐且环环相扣的考课程序,再加上各级长官对应考下属人员的品德评定,并把他们当年的功过行为登入簿状,仅仅是初级审判的结束。此后,各级机关在规定的期限内把簿状运送至尚书省。与此同时,尚书省又把资料进行汇总以便作为参考。更多的是,唐朝由于有与考课相结合的检察制度,常常由中央派遣的检察御史和特遣的巡查使、存抚使来完成查访官吏的工作状况,这也是印证考功司内是否公正严明的做法。最后,上述的官员们在进行复查,并由考校使集合官员当面宣布来确认是否合理。定考后,机构还会将所有的消息挂于门上上天以保证大家都能看到。如果有不合理之处,应考人可以申请反驳。从这一整个流程来看,无论是官员的设定,还是监督的力度大小,都迈出了很大的进步,并且逐步走向规范化。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