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死后葬于明德陵,德陵位于潭峪岭西麓,是明代营建的最后一座帝陵,是天启皇帝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在位仅有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突然驾崩。消息传出后,群臣惊恐不已,都认为此事过于蹊跷。有些心怀不轨之人更是勾结在一起,想要趁乱浑水摸鱼,铲除异己。幸亏光宗在临死之前曾经指定自己的长子朱由校为继承人,这才没有造成太大的乱子。
在明王朝礼部尚书刘一燝和吏部尚书周嘉谟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年仅十六岁的朱由校登基称帝,即为明熹宗。当了皇帝后,熹宗只顾玩乐,一点也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大臣们的请求只要不是太过分,他一律表示同意。因此,在熹宗执政初期,明王朝的朝政与光宗时候相比,变化并不大。有一些老成持重的大臣谨慎地处理着大明王朝的各项事务,使政局保持清明,趋向稳定。
与那些沉溺于声色犬马的昏君们不同,熹宗的爱玩,主要体现在木工活上面。光宗生前曾经对熹宗严加管束,因此,熹宗只能偷偷地玩玩刀子或者斧子。称帝之后,熹宗自认为再也没有人能够约束自己,于是,痛痛快快地玩起了木工活。刚开始,大臣们还以为熹宗是小孩心性,等年龄大点就好了。但是,两三年后,熹宗仍然我行我素,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研究木工活了。
熹宗对木工活的喜爱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非常狂热。
皇宫中的木床,都是由技艺高超的木匠们精心打造的,一个个看起来十分美观。但是,熹宗总是感觉这些木床非常难看。他下旨令木匠重新打造,可是,换了几个木匠,仍然没有造出令他满意的木床。看着熹宗不屑的样子,木匠们面面相觑,都感觉皇帝的要求太过苛刻了。
为了打造出称心如意的木床,也为了向众人展现自己的技艺,熹宗决定亲自动手打造木床。他先是拿起画笔,把心中理想的木床画了下来。然后,在大家惊讶的目光中,熹宗老练地抄起刀子和斧子,开始按图制作木床。木匠们赶紧前去帮忙,可熹宗冲他们摆摆手,表示自己一个人就够了。
不久之后,熹宗独自造好了一个大木床。建好的当天,他不顾疲惫,兴奋地喊来妃嫔和木匠,令他们观赏自己的作品。只见这些木床棱角分明,表面装饰极为考究,比宫中的木床要华丽得多。一个老木匠端详了很久,然后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的声音,说自己的水平真的差的远,皇帝的技艺确实让自己心服口服。熹宗听后嘿嘿一笑,继续向众人展示这个木床的独特。
他走到木床的中间,按动旋钮和开关,很快便把看似笨重的木床折叠了起来。木匠们瞪大了眼睛,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熹宗废寝忘食地钻研木匠活,自然就无法处理朝政了。
趁此机会,太监魏忠贤不断地在朝中发展自己的势力。每当熹宗玩木工玩的高兴的时候,魏忠贤总是拿着大批奏章出现,请求熹宗处理文件。熹宗正在兴头上,不想让魏忠贤坏了自己的兴致,于是,不耐烦地说道:“好了好了,这些事朕都知道了,你看着办吧。”
就这样,狐假虎威的魏忠贤肆意陷害忠良,排除异己,把明王朝弄的是乌烟瘴气。
自万历后期,强盛的明王朝便开始走向了衰弱。明熹宗如果励精图治,勤于政事,那明王朝还有中兴的可能。但是,热衷于木工活的熹宗只想当一个优秀的木匠,一点也没有把明王朝的未来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国家的兴旺与衰亡都是大臣们的事,与自己毫无关系。自己应该打造出更加精致的木工作品,这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
天启七年(1627年),魏忠贤等人带着熹宗皇帝乘船出游,观赏山水风景。不料,游船竟然被风吹翻,熹宗皇帝也跌入了水中。好在,众人拼死相救,熹宗这才没被淹死。但是,熹宗久居深宫,身体本就非常虚弱。落水之后,熹宗的身体更是一天不如一天。名医们多次诊治,可还是收效甚微。没过多久,熹宗就在病痛中离开了人世,年仅二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