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句诗出自许浑的巜咸阳城西楼晚晀》:
一上高楼万里愁,兼葭杨柳是汀州。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这是一首思乡兼怀古之作,至于是不是有深刻的寓意,有人说倒也未必,可能只是单纯的写景而已。不过,更多的人认为,这句诗并没有那么简单。
一、不要带着有色眼镜读诗词
很多读者一看到许浑二字,知道他是晚唐诗人,于是戴上了有色眼镜,习惯于吹毛求疵,认为这类作品“浅陋” 。周珽对于这种看法提出了批评:
可怪读唐律者,多横据“晚唐”二字在胸,致使用晦辈此等诗便用卑调概视,吹毛索瘢,徒烦饶舌。(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那么,什么人是周珽批评的对象呢?不知道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杨慎算不算?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评价许浑说:
唐诗至许浑,浅陋极矣,而俗喜传之,至今不废。高棅编《唐诗品汇》,取至百馀首。甚矣,棅之无目也。棅不足言,而杨仲弘选《唐音》,自谓详於盛唐而略於晚唐,不知浑乃晚唐之尤下者,而取之极多。仲弘之赏鉴,亦羊质而虎皮乎?
陈後山云:“近世无高学,举俗爱许浑。”斯卓识矣。孙光宪云:“许浑诗,李远赋,不如不做。”当时已有公论,惜乎伯谦辈之懵於此也!
杨慎说许浑是晚唐的诗人,唐诗到了他的手里,极其浅陋,但是俗人喜欢传播他的诗。
杨慎把高棅选太多许浑诗入《唐诗品汇》嘲讽为有眼无珠,认为杨慎认为许浑的诗是晚唐诗人中的下品,杨仲弘选《唐音》是挂羊头卖狗肉。杨慎还引用苏门弟子陈师道的话说,进来没有高深的学问,所以大家都喜欢许浑的诗。
至于文人之间的口舌之争,各有己见。我们还是自己来欣赏这首诗吧。
二、 山雨欲来风满楼 有深刻的寓意吗?
在清代吴昌祺《删订唐诗解》中,他评价这首诗的时候说:
当时长安何至如此?诗人语多太过也。
所谓的深刻寓意,往往是指借写景来暗喻时事或者托物喻志。这也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句诗常常被后人使用的原因。用来比喻局势在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
吴昌祺认为,假如许浑有此意暗示时局的话,未免太过,当时的唐朝廷还不至于山雨欲来。
可见,这句“山雨欲来风满楼”,作者可能仅仅就是写景而已,并没有影射时局的意思。这整首诗也未必有此意,可能就是思乡兼怀古而已。
是这样吗?看完整首诗再说。
三、思乡之意怀古之情
从第一联说起:
一上高楼万里愁,兼葭杨柳是汀州。
许浑是润州人,即今天的镇江市,他在咸阳登高望远用蒹葭杨柳之景,来和家乡的景物作对比,可以理解为一种思乡之情。
第二联: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颔联就是本文关注的问题。到底是不是有感慨时局之意呢?
这一联的写景, 清代姚鼐在《五七言今体诗钞》中认为,并不紧扣咸阳很可能是许浑先有了这一联,后来敷衍成篇而已。
姚鼐所说的可能性当然存在,例如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分别写入了一首词和一首诗中。
话说回来,虽然写景并不紧扣咸阳的景物,但是未必不是感慨长安的时局。
第三联: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假如说上一联写景有感时之意,则这一联写景有怀古之意。秦苑、汉宫,物是人非,空见鸟落蝉鸣,夕、秋,都有萧飒之感。
古诗中的怀古,往往有今昔对比的意思。
第四联: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怀古之情,殷鉴之意,劝君莫问,闭上嘴巴看看渭水东流而去吧。
从整首诗来看环环相扣,第一联写景,有思乡之意,第二联写景,难免没有感时之意,第三联写景有怀古之意。第四联,劝君莫要作古今之比徒增烦恼,江水依旧东流,个人的想法起不到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