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我家者,必太子也!是什么样的皇帝,让自己的父皇说出这样的话

2020-11-23 13:42:42 作者: 乱我家者,必

公元前49西汉王朝的一位帝王登基了,这个皇帝就是汉元帝刘奭(shi)。这个帝王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汉宣帝在生平所说的“乱我家者,必太子也”这句话被应验,使得西汉王朝走向衰弱,被埋下覆灭的种子?

雄才大略的帝王汉宣帝在和还是太子的汉元帝吃饭时,身为太子的刘奭竟然因为喜欢儒学而劝汉宣帝多用儒生少用法家刑法,汉宣帝勃然大怒出口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之道杂之”。(一语道破了统治的本质,帝王对普通底层百姓可以仁行王道,但是对官僚等中间阶级必须霸道镇压一切反抗者)

身为太子帝国未来的继承人如此单纯空想,真是让汉宣帝失望至极,甚至生起了废太子之心,但是面对和许平君这个结发妻子所生的孩子汉宣帝终究是不忍没有废除(其实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起码太子还能考个59分,其他儿子成绩更差)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了汉宣帝时仍然是表面尊儒,但是实际以法家为主不给儒家实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三位帝王都是王道霸道并用(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成为均成合格的统治者使得国家空前繁荣强大。

汉元帝登基后大批量启用儒生赋予实权(此时儒家内部已经发生变化公羊学派逐渐丧失优势,主张大家族宗族思想的谷梁学派崛起)自此普通百姓彻底失去公平正义的申诉渠道,法律均是偏袒豪强士大夫等统治阶级百姓深受剥削上天入地均无门。

大批量的儒生干政引发了宦官外戚联手,同以萧望之为首的儒生彼此争斗,萧望之随后被杀,汉元帝对自己老师被宦官外戚所杀后的软弱处理,加剧了朝堂动荡国家不稳!

随后在儒生的建议下汉元帝废除陵邑制,使得地方豪强做大,中央政令不达地方,地方阳奉阴违。

从秦末以来,汉家帝王修建的陵墓时都会把天下地方中豪强势力给迁移到帝陵附近,强干弱枝,使得不会有地方势力挑战中央,维护统治,同时减轻普通底层百姓负担(陵邑制吸取了秦末教训,秦末局势除了农民起义,剩下的都是地方豪强六国贵族势力)

自从陵邑制废除后,地方势力迅速做大,历代中央王朝政令均无法直达地方,必须借助地方势力配合(地主,豪强,士大夫等阶级)形成了皇权不下乡,县令不如现管的局面。

自此自废武功的君主不得不依赖于地主阶级维护统治。帝王丧失了权势,百姓承受更大剥削,唯有中间地主阶级得利(封建时的儒家思想开始为地主阶级代言发声)

在汉元帝还是太子时因为姬妾司马良娣的死郁郁寡欢(司马良娣死前告诉汉元帝是其他美人诅咒她)。

随后又娶了一个叫王政君的姬妾,汉元帝死后王政君为首的外戚势力加速膨胀,最后在王氏外戚中一个叫王莽的人中终结了近二百年的西汉王朝,建立新朝。(新朝只存在短短十多年)因为一个女人娇情造作,好色如常!亲手为王朝覆灭埋下种子。

身为君主不能明辨是非、选择利弊,性情柔弱寡断偏信他人,遇到挫则退!身为帝王不以天下为重,只论为心!为私情所累,王朝盛世一朝尽丧,祸害千年!

此君无能上累及列祖列宗葬送大汉江山,下伤及底层百姓千年(压迫剥削不断加重)昏君,名也副,其也实!

我是青灯,喜欢话点个赞留个关注,留下你的看法吧!